非遗文化|东西问丨熊辉:“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 二 )


赫哲族的讲唱表演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孙汉仑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非遗外译工作何以担当“东学西渐”的桥梁?为何说“翻译非遗”也是“翻译中国”?
熊辉: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翻译的意义:“翻译工作是跨学科、跨部门的 , 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振兴中华的事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 ”近代以来 , 中国人“西学东渐”靠的就是翻译的桥梁 。 如今 , 这座桥梁同样在“东学西渐”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汉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 也是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 非遗外译工作不仅可以充当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翻译官” , 也可以作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少数民族文化魅力的“外交官” 。 因此 , “翻译非遗”也是在“翻译中国” 。
罗曼·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类 。 非遗外译的第一步是以汉语为媒介 , 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进行语内翻译 , 再以外语为媒介进行语际翻译 。 由于非遗项目视听性强的特点 , 还要涉及视听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相互转换的符际翻译 。 虽然非遗项目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 但人类的情感和认知具有共通性 , 再加上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的运用 , 很多非遗外译难点还是可以克服的 。
中新社采访人员:以非遗对外翻译为媒 , 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文化的“公开课” , 目前收到了哪些反响和成果?
熊辉:对这门学问的反响首先来自学生 。 不仅英语系的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 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工科生、理科生同样感兴趣 。 从2019年开始 , 我先后带领四支学生团队完成黑龙江省非遗和少数民族文化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两项、中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两项 。 今年 , 我又带领学生参加“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大赛、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无论在中国还是国际上 , 中国非遗文化一直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研究热点 , 但“翻译学+非遗”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比较少见 。 我作为课题主持人开展的“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研究” , 引起了中国教育部和外国民俗研究专家的关注 。 2018年 , 在美国访问学习期间 , 我的研究成果曾分享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论坛 , 并得到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 知名汉学家、民俗学家 , 马克·本德尔教授的赞赏 。 在美交流期间 , 我走进美国高校课堂 , 介绍、示范、表演中国的皮影戏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让更多的美国学生了解、喜爱中国文化 。
非遗文化|东西问丨熊辉:“冷门”的非遗对外翻译,何以让中国文化上“热门”?
本文图片

观众参观皮影作品展 。 中新社采访人员 侯宇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如何通过高水平的非遗对外翻译 , 推进高质量的东西文明互译?
熊辉:首先 , 要培养非遗外译的研究团队和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 与应用翻译比较 , 非遗对外翻译属于冷门翻译 , 目前关注度还不高 。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各级学会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 并投入项目经费促进论文、译作、专著等成果产出 , 此外还需要高校加强翻译人才培养 , 比如课程群落建设、翻译基本功培养、价值观引导、组办赛事等等 。
其次 , 要探索非遗外译长期而有效的翻译模式 。 这可以是自上而下的翻译模式:各级政府+非遗传承人+翻译团队+审校团队 , 产出的译作质量往往很高 。 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翻译模式:民间散户译者+非遗文化爱好者 , 产出的译作虽然质量不高 , 但起到了宣传非遗的作用 , 有利于非遗翻译氛围的建立 。 再次 , 要促进非遗外译的学术讨论 。 正所谓“译论兴则译事兴” , 很多翻译研究的前沿理论 , 如生态翻译学理论、民族志翻译学理论、数字人文理论、视听翻译理论等 , 都可以应用于更有深度、广度的非遗外译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