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展览犹如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史书 , 为我们立体呈现了抗战时期广东教育在困境中坚守、发展的历史脉络 , 有血有肉地展现了先辈学人在民族危难时学术救国、读书报国的不屈精神 。 这让孩子们可以带着震撼参观 , 带着感悟离去 , 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 。 ”活动现场 , 一名带着孩子们前来参观学习的小学教师感慨良多 。
再现粤港澳三地教育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
1941年12月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 中国香港沦陷 。 这为正在战火中艰难维系的华南文化教育又带来新的挑战 。 抗战爆发之初迁办港澳的众多广东院校纷纷回迁 , 落脚韶关等后方 , 大批港澳学子历经艰险回到内地求学 , 内地众多中学、高校尽力收容、救济 , 以帮助同胞青年完成学业 。 三地文化同宗同源 , 抗战时期院校间的守望相助 , 呵护了共同的文化种子 , 也留存了今日粤港澳三地共同的教育记忆 。
本文图片
历史场景还原
展览中数件来自粤港澳三地高中、大学学生转学证书成为这段历史的最好佐证 。 著名的原子光谱分析家、中科院院士黄本立就是从香港一路辗转来到坪石 , 在培正培道联合中学考入初中二年级就读 。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壮举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 不少从香港脱险回到内地的文化名人 , 如马思聪、许幸之也来到粤北的国立中山大学执教、创作、演出 。
采访人员从当年的学籍表中发现了许多从香港辗转回内地学校借读的学生名字 。 如社会活动家、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就曾从香港辗转来到韶关就读于当时的岭南大学中文系 。 她回忆起在韶关生活的情景时说:“流亡大学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 , 晚上没有电灯 , 桐油灯烟雾弥漫 , 有时眼泪都熏出来 。 吃饭只有蔬菜 , 周日才有几片肉 。 有些学生常常连饭都吃不饱 。 ”
珍贵文物、手稿展现韶关独特地位
“这些文物、手稿、诗词都和韶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 让人观之尤其亲切 。 ”此次展览除了展出大量抗战时期广东文化教育档案史料 , 还有一批引人注目的实物展品 , 引来了不少观众久久伫足 。 其中 , 中山大学哲学系借出了曾在粤北执教的朱谦之先生的《朱谦之自叙诗》《广州演讲》等一批手稿和书籍 , 其中就包括粤北时期的诗篇 。 一名带着孩子前来学习的家长不禁轻声吟读起来:“中年粤北讲台开 , 战地春风桃李栽 。 坪石岭前歌剧闹 , 桂林洞里警钟哀 。 诲人不倦吾滋愧 , 抗敌图存志不灰 。 封豕长蛇终殄灭 , 夜深犹盼捷书来” 。
本文图片
游客们通过互动体验 , 探访“烽火课堂”
采访人员从现场了解到 , 相关部门在韶关市乐昌坪石镇塘口村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抗战办学旧址的民居中 , 发现了一批教材、图册和校徽等历史遗物;在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私立岭南大学办学旧址附近的村民手中 , 发现了一枚私立岭南大学的校徽;广东省集邮协会理事、韶关集邮协会副秘书长袁文先生借出了收藏的1941年曲江寄香港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航空邮件、1944年中山大学赵善欢教授在坪石寄美国航空邮件、1943年培英中学筹款电报等 。 这些物件都是抗战时期华南文化教育历史的珍贵实物证明 。
“这些珍贵的文物突出展现了韶关作为历史背景下故事发生地、承载地的独特地位 , 结合史实与当下活化利用状貌 , 系统地向观众介绍了韶关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系列保护、建设、开发、活化成果与意义 。 ”韶关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向采访人员介绍说 。
- 陈宇明|《烽烟不绝读书声——粤北华南教育抗战历史展》在韶关展出
- 陈雷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回顾陈雷激与朋友们的“琴之歌”
- |三本看完赞不绝口的良品小说,内容实在太精彩,错过颇为可惜!
- 营收|啥生肖的人,好运不怕晚,事业基础稳固,做啥都顺心,福气绵延不绝
- 培训机构|新职业“考证乱象”为何屡禁不绝?
- 房家梁|天津百年小洋楼引领阅读时尚 国际友人赞不绝口
- 定在|春天,最美不过读书声
- 历史|《天工苏作》绵延不绝的哲思匠心
- 历史|绵延不绝的哲思匠心
- |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黄花梨的概率十有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