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六 )


历史中 , 饺子的名称并不总是很清晰的 。 如前面提到的 , 有“馄饨”“饨”等称呼 , 方言中也许有更多不同的名称 。 清代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有“饼”一项 , 其中谈到了煎饺 , 有以下的说法:“置有馅生饼于锅 , 灌以水烙之 , 京师曰锅贴 , 陕西名曰水津包子 。 ”(用包馅的饼放入锅中 , 加点水煎 , 在北京称为“锅贴” , 而陕西则称为“水津包子” 。 )清代以后 , 饺子也被称为“包子” , 这让人大为吃惊 。 顺便说一下水饺 , 南方叫作“水角子”的就是北方的“水饺子” , 这也是在《素食说略》中记载的 。
饺子|舌尖上的中国史:过去的馄饨,就是今日的饺子
本文图片

电影《饮食男女》剧照 。
袁枚《随园食单》“水饺”一项记录了以下的说法:“包肉为饺 , 以水煮之 , 京师谓之扁食 , 元旦则曰子孙饽饽 。 ”(包肉做成饺子 , 用水煮熟 。 京师称为“扁食” , 到了元旦则叫“子孙饽饽” 。 )“扁食”还好说 , “饽饽”也是饺子的别称 , 这几乎从未听说过 。
还有更有趣的 。 同样是饺子 , 在《随园食单》中另外有“颠不棱即肉饺也”一项 。 袁枚去广东时 , 写下了“吃官镇台颠不棱 , 甚佳”(品尝过颠不棱 , 味道很好) 。 当时广东的饺子是用英语的读法dumpling来称呼的 , 这让人大跌眼镜 。 顺便说一下 , 《随园食单补证》中关于“文饺”的记述:“苏州式也 , 以油酥和面 , 包肉为饺 , 烧熟之 。 杭俗则曰蛾眉饺 。 ”(苏州式样 , 用黄油与小麦粉混合 , 包入肉馅成饺子 , 煎熟 。 在杭州俗称蛾眉饺 。 )而前面提到的《梦粱录·荤素从食店》中的“鹅眉夹儿” , 也许就是“蛾眉饺”的前身 。
谈到这里 , 可以看到饺子的名称由于时代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 另外 , 在不同地区 , 其称呼也各不相同 。 考察时不要被名称所迷惑 ,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制作方法 。 在本章开头曾提到 , 现在各地的饺子类称谓并不统一 , 形状和馅料也会因地而异 。
原文作者 | 张竞
摘编 | 青青子
编辑|张婷
导语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