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美术者都有的美院梦 , 李得浓也有 , 但因时代际遇未能真正实现 。 尽管时间不长 , 但1977年的进修 , 对李得浓来说仍是重要的经历 。 在作品集的最后 , 李得浓回顾自己的艺术创作 , 写道:“年轻尝梦想进美院 , 终因才气未济 , 短训而已 , 算是圆点美梦 , 但梦太短 , 遗憾多多 。 黄粱之后 , 时也 , 命也 , 唯天道酬勤也 。 ”
李庆介绍 , 在经历了传统潮州木雕多层次镂通的阶段后 , 上世纪90年代至2010年前后 , 李得浓尝试摒弃潮州木雕最繁杂的部分 , 只取其最突出的组织 , 同时保持整体的通透性与结构的清晰 。
由匠人转为艺术家 , 李得浓的人生路径逐渐清晰 。
木
朽木可雕 绝无弃材
木雕是与木头打交道的行当 。 饶宗颐的评价“大匠无弃材” , 不仅是对李得浓技艺的赞誉 , 更是李得浓创作习惯的真实写照 。
牌坊街北段的浓园五层是李得浓的工作室 , 一块两米见方的樟木在靠窗的墙下 , 李得浓藏了有十多年 , 因未有合适的构思 , 迟迟未动刀 , 如今便一直放着 。
潮州木雕多选用樟木 , 因其性质柔软 , 易做多层次镂空 , 且有香气 , 能够防虫 。 好木材难得 , 为了寻得合适的木材 , 李得浓往往前往江西、湖南等地的深山 。
陈友群常常与李得浓作伴寻木 。 一回 , 李得浓在广州吃晚饭时接到电话 , 得知湖南汨罗的山中有好木材 , 还未通知家人 , 便和陈友群买了动车票到汨罗 , 下车后就乘汽车上山 。 车在半山腰的时候 , 下山的一辆车爆胎 , 直冲向李得浓他们的车 , 距离仅有几十厘米 , 幸而无恙 。 陈友群说:“他这辈子见到木头 , 命都不要了 , 把木头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 ”
当代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赵成民在作品集的序中回忆起与李得浓的初相识 , “他看似很傲 , 有拒人于千里之寒 。 他浓眉大眼、长发长须 , 是典型的北方汉子模样 , 外形和做派都与周边的氛围格格不入!”
李得浓是有些艺术家的怪脾气在身上的 。 一面是为了好木头甘上深山老林 , 一面是看到奇形怪状的木头便走不动道 。
“人家常说 , 朽木不可雕也 , 但李得浓说 , 如果一块好木头 , 雕得不好 , 也就变成了朽木 。 ”陈友群在和李得浓出差的时候常常见到李得浓蹲在一块不规则的树根前 , 抽着烟若有所思 。 那些被李得浓的妻子柯少玲评价为“可以拿去烧柴火”的木头往往被李得浓带回家 , 鬼斧神工之下 , 奇诡怪异的树瘤与金碧辉煌、精雕细琢的潮州木雕完美衔接 。 所谓“大匠无弃材” , 根本在于妙手 。
李得浓的木雕《游目骋怀》取材天然的瘤杉根部 , 瘤杉根部状似一只抽象邀游的动物或是扑面而来的浪潮 。 李得浓将一只木雕蟹篓置于其中 , 蟹篓好似在浪花中激扬 。 篓外篓内七只龙虾生猛活泼、游态各异 , 十四只大鳌高扬的螃蟹在浪花和小草之中游弋 , 根瘤的斑点似是浪花溅起的水珠 。
李得浓认为 , 潮州木雕的立体镂通是玲珑剔透、繁复多变、四面可观的精品 , 因而要面面俱到 , 但面面俱到容易落俗 , 匠味较浓 。 因而他有意识地将树茬和结瘤保留于作品中 , 形成底座之状 , 树茬的密实和天然重量感与手工镂通作品的对比 , 拙与秀便一目了然 。 虽然没有体无完肤的雕凿 , 但金碧辉煌的蟹篓与原木的韵味融为一体 , 富有现代的气息 。
“我父亲一直坚持 , 他的东西是要经过时间考验的 , 可以进入博物馆里的 。 ”李庆认为 , 李得浓的作品细看 , 每一件都不重复 。
李得浓曾说 , 现在博物馆里面的东西 , 其实也就是以前这些民间工艺的东西 , 经过时间沉淀 , 然后变成了文物 。 现在制作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 , 也要达到今后的文物水平才行 。
- 卢芹斋|他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文物贩子,比肩摩根家族,却被称为“盗贼”
- 人力资源|因为年龄超过24岁,本科应届生被知名央企“炒鱿鱼”,网友:离谱
- 武汉|从天南海北来,到天南地北去:毕业季,他们在光谷找到“下一个位子”
- 招聘|这所单位太“尴尬”了,招聘要求直招“研究生”,结果遭遇滑铁卢
- 求职|“抱歉,我们只看第一学历”,985博士求职被拒,只因本科不是名校
- 国家电网|毕业生“喜从天降”,一国企宣布扩招,2022将提供4万个就业岗位
- |重大发现!时隔36年,TA竟然“脱单”了
- 新东方|新东方招聘“双语主播”,月薪有望超过5万,还这类毕业生更吃香
- 三毛流浪记|《三毛流浪记》发表75周年,“这本小人书也是警世书”
- |夏季到来鱼难钓?错!大鱼多在这几地“接头”,找准了大鱼上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