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明|一周书记:战后德国文学与出版的……“拨乱返正”( 四 )


接下来 , 战后两个德国的文学与图书出版的不同发展路径很快就呈现出来:“美占区对出版物的预审以及内容上的审查已于1945年10月废止 , 英占区是在两年之后 , 法占区则是在三年之后 。 在苏联占领区 , 也就是后来的民主德国 , 直到1989年才废止 。 在西部占领区 , 1949年联邦德国建立时 , 废止了出版社建立需要通过战胜国颁发许可证的制度 。 而在东部占领区 , 这种严格的准入制度一直持续到了民主德国解体 。 ”(18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发展图景?作者说就是因为决定两个德国命运的不同“遗产管理人”的区别:“如果说各战胜国在开始还可以保持一致的话 , 它们之间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 ”(19页)一个明显而又充满悖论的历史事实是 , 就“去纳粹化”来说 , 苏占区起步较快 , 宽严结合 , 在某些社会领域的改造更加彻底;美、法、英占区对此重视的程度不同 , 总体上看来“去纳粹化”不如苏占区彻底 。 但是作者认为“去纳粹化第一阶段的结束导致了两个德国的产生 。 ……这次运动至少促进了联邦德国民主政体的产生 。 而在民主德国 , ‘国家大力宣传的反法西斯主义……试图让民主德国的去纳粹化运动显得比联邦德国更加合理’ 。 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 ”(21页)以后人所共知的两个德国历史道路的差异与巨变可以说明什么是“不尽如人意” 。
在图书出版的法律规定方面 , 在西部占领区随着联邦德国政权的建立 , 出版许可证、纸张分配制度和审查制度很快取消了 。 “那些想摆脱战胜国同盟思想改造的人也有机会创作、传播和接受相应的读物 。 ”(23页)著名纳粹分子的自我辩护录、回忆录开始成批出现 。 联邦德国的法律规定危害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颂扬犯罪、战争和种族仇恨的出版物必须列入禁书清单 , 同时规定书籍不得“单纯因为其政治、社会、宗教或世界观的内容”被列为禁书;即使被收入禁书清单也不意味着被完全禁止 , 只是为了排除潜在购买群体中的未成年人 。 (24页)另外 , 对书籍的甄别由联邦检查机构负责 , 但是各种文化、图书团体都参与决策 , 还规定可以提出异议和申诉 , 以防止对言论自由的真正侵犯 。 在民主德国 , 通过《青少年保护条例》和附加条款实现对“糟粕书籍”的全面禁止——不仅仅是在出版、销售环节 , 还规定学校老师必须检查学生书包 。 在民主德国对学生的鉴定中 , 有单独的一栏用来填写书包检查的结果 。 “‘美帝国主义企图摧毁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德意志民族的反抗力量 , 以便为它的殖民和战争计划做准备 。 ’这些言辞显示出民主德国当权者对于‘外来渗透’的非常具体的恐惧 , 它与当年纳粹对‘外族’的警告如出一辙 。 ”(28页)
在民主德国 , 文学出版必须接受国家的调控 , 但是也使“在美学和艺术上拥有高品位的文学”可以不考虑市场需求 。 在联邦德国 , 自由市场得到发展 , “人们往往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选择回避某些有关过去的问题” 。 作者认为这两种文学传播体系并不是完全水火不容 , 而是相互交错、互为补充 。 (31页)作者在全书最后一章总结说 , 1945年之后民主德国作家致力于发展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文学 , 联邦德国的新作家们也开始支持年轻的联邦德国文学 。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 这两股势力的影响力依然很弱 。 (360页)这说明战后新文学无论在东部还是西部都是只能缓慢成长 。 在此同时 , 对于传统的德国文学遗产的态度则显得要复杂得多 , 包括对作家、文学团体、文学出版物的态度都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 。 作者把两个德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概括为“联邦德国接收了第三帝国的遗留人员 , 而民主德国则继承了它的结构性遗产” 。 (同上)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为数众多的具体作家的生平际遇、作品影响、图书市场情况和读者传播接受情况来阐释了这两种遗产的接受史实 , 在这些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作家、作品的论述中 , 我们时常却能够产生真实的感受 。 比如曾经走红的纳粹作家如何极力洗白自己 , 曾经被纳粹打击的流亡作家如何为自己争取声望 , 在畅销读物中如何小心处理类似战争罪责、大屠杀的国民责任等敏感问题——正如作者所说 , “纵观战后初期联邦德国的通俗文学 , 不管在语言还是内容上 , 都将所发生的一切蒙上了一层可容忍的面纱 , 这被看作当时通俗文学领域的主要潮流 。 德国的战争罪行在作品中变得扑朔迷离 , 作者们也开始使用日常的通俗语言 , 甚至使用通俗小说风格描写战争题材 。 ”(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