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均分占地与微调)
为了照顾“匀称” , “周”字被略微压扁 , 给“誉”字腾出了空间 , 如果不做这个调整 , “誉”字会显得过于委屈 , 太过“憋闷” , 那样 , 就不“顺眼”了 。
单字篆法调整出来的疏密 。 这方印虽是“均分印面” , 且是“满白”设计 , 但是它的视觉效果并不呆板(“呆板”是“满白”印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为什么呢?因为篆法有调整 , 实现了相对较为突出的“红白”对比效果 , 于是印面有了相应的疏密节奏 。 比如:“周”字故意放大的“口”;“刊”字“干”部上紧下松;“误”字“言”旁口部的故意放大;“之”之左右两笔的故意上调;“记”字右部“己”部上紧下松……这些都不是常规篆法 , 都是在“疏密”理论之下的篆法调整 。 这几处调整 , 均是一个字之内的“一聚一散” , 我们不用再上图逐字比较说明与标准“缪篆”篆法作比较 , 因为这些调整非常明显(尤其是“之”和“记”的调整) 。
本文图片
(疏密效果)
印面左右的联络 。 其实 , 这方印里还有用三个“口”字进行呼应而形成的联络 , 有了这个联络 , 全印左、中、右三列文字被一条无形的对角斜线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 当然 , 全印不只这三个“口” , 但“誉”字下部的“口”部被弱化处理了 , 没有参与印面左右联络 。
本文图片
(三个夸大的“口”)
同形组件的求异 。 其实 , 这方印中 , 有三个“言”部存在 , “誉”“误”“记”各有一个 , 其中“误”与“誉”的“言”部用了篆书 , 但因“口”部造型不同而形状相异;而“记”字的“言”部 , 则直接用了隶书篆法 , 又是“求异”的一大调整 。
那么 , 我们回头看看这方印 , 对它产生最大影响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开头赵之谦所说的“一聚一散” , 是吴昌硕所说的“疏密” , 是赵叔孺所说的“匀称顺眼 , 多者不觉其多 , 少者不觉其少” 。
这些篆刻大师在复杂的创作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言论 , 是可以用来切实地指导我们的篆刻创作的 。
(【布丁读印】之132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徐立华|请到我家来做客|徐立华的 “传家宝”——一口锅的故事
- 折纸|“单身狗”再遭暴击:一张纸都可以恋爱,而你连个喜欢的人都没有
- 求职|领导重用你的3个苗头,管住嘴收住腿,当心别人背后“捅刀子”
- 常州|本周六,相约“东席漫读”首场阅享会
- |妙趣横生!苏州手工艺人用知了壳制作的“毛猴”惟妙惟肖
- 鲁敏|“我们都是时代的局内人”,南京女作家鲁敏《金色河流》新书分享会举行
- |诗圣笔下的那些“散愁与恨别” 阿来讲“杜甫 成都 诗”本周六开启第七场
- 直播带货|发展前景乐观的几大行业,“直播带货”成热门,毕业生多留意
- 填报志愿|高考填报志愿尽量避开!北大教授:3类职业10年可能被“取代”
- 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过生命的江河|睡前聊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