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四一七句) , 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 , 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 , 凭吊古迹 , 思绪万千 , 激愤难平 。“望西都 , 意踌躇” , 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作家身处潼关 , 西望旧朝故都长安 , 西都”即长安 , 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 , 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 。作为六朝古都 , 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 。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 , 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 , 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 , 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 , 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 , 万千滋味涌上心头 , 遥想当年 , 秦之阿房 , 汉之未央 , 规模宏大 , 弥山纵谷 , 可如今崇丽之宫阙 , 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 , 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 , 他不禁感慨万千 。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 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 , 是令人“伤心”的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 , 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 , 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 。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 。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 , 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 , 亦曰阿城 。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 , 始皇广其宫 , 规恢三百余里 。离宫别馆 , 弥山跨谷 , 辇道相属 , 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 。”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 , “烧秦宫室 , 火三月不灭” 。见《史记·项羽本纪》 。故曰:“阿房一炬” 。)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 , 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 , 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 , 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 , 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 。辉煌过去 , 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 , 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 , 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
第三层(末四句) , 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 , 它们兴盛也罢 , 败亡也罢 , 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 , 必定大兴土木 , 修建奢华的宫殿 , 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 , 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 , 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 , 层层深入 , 思想越来越显豁 , 感情越来越强烈 , 浑然形成一体 。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 , 情景交融 。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 , 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 , 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 , 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 , 也不久长!名 , 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 , 也任他;亡 , 也任他 。” 《骊山怀古》“赢 , 都变做了土;输 , 都变做了土 。”赵庆善《长安怀古》“山 , 空自愁;河 , 空自流 。”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在否定历史的同时 , 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 , 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
-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翻译赏析,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的意思
-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原文翻译赏析,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全诗的意思
- 《苏堤清明即事》原文翻译赏析,苏堤清明即事全诗的意思
- 《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赏析,渡荆门送别全诗的意思
- 《七步诗》原文翻译赏析,七步诗全诗的意思
- 《杂诗三首·其二》原文翻译赏析,杂诗三首·其二全诗的意思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翻译赏析,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诗的意思
- 《自遣》原文翻译赏析,自遣全诗的意思
- 《谒金门》原文翻译赏析,谒金门全诗的意思
- 《生查子·元夕》原文翻译赏析,生查子·元夕全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