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何迟&闫冰:画家是不合时宜的当代人( 二 )


本文图片

郭隆耀“寸土寺”现场
而生活在当代艺术的浪潮中 , 画家也是尴尬的 。 一方面 , 多元、复杂、视觉冲击极强的技术媒介对绘画语言的冲击 , 让画家无所适从 , 甚至有的对绘画语言本身产生怀疑;另一方面 , 大的艺术环境对绘画的边缘 , 使画家的生存状态显得有些被动 。
绘画到底是不是落后的?作为一位画家 , 在如此的艺术语境下 , 从事绘画的价值在哪里?自我创作又能为悠久的绘画史 , 为自己 , 为他人带来什么?这可能是如今的画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
|对话|何迟&闫冰:画家是不合时宜的当代人
本文图片

|对话|何迟&闫冰:画家是不合时宜的当代人
本文图片

郭隆耀“寸土寺”现场
诚然 , 当代艺术的繁荣 , 打破了单一的感知方式 。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问题:多元复杂的表达形式、审美机制的背后 , 人在艺术中所获得的真的更多了吗?在对绘画的背弃、逃离中 , 人们丢掉的又是什么?

对话何迟&闫冰
“定义是私人的”
雅昌艺术网:谈到这次的主题“绘画与当代艺术” , 就不得不提到两位对“绘画”与“当代艺术”的定义 。 很明显 , 两位并不是从时间的范畴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
何迟:我很反对“定义”这个词 。 我认为定义是非常私人的 , 一个艺术家 , Ta探索、定义自己的艺术 , 这个定义并没有什么普遍性 , 而这个定义在艺术家的个人语言里 , 又是绝对的——Ta认为艺术是什么 , 就是什么 。
同时 , 实践者与观察者的看法又完全不同 。 甚至 , 作为一个实践者 , 在观察自己的实践和观察他人的实践时 , 也是两个标准 。 如果从艺术家的视角来看 , 我只能做我的艺术 , 我必须更换观看的方式 , 才能理解别人的艺术 , 以及同时代的艺术 。
“绘画”与“当代艺术”是不同的概念 , 两者又同处于一种变动中 。 虽然 , 对同一位艺术家 , 两者在艺术实践中又往往重合 。
|对话|何迟&闫冰:画家是不合时宜的当代人
本文图片

郭隆耀“寸土寺”现场
雅昌艺术网:是什么样共同的特性 , 让两者得以重合?
何迟:就是所见所得 。
雅昌艺术网:那您认为 , 绘画的背后是什么?它的魅力与价值在哪里?
闫冰:绘画有其他任何艺术语言都不可替代的魅力和价值 。 这实际上需要个体的长时间的探索 , 然后去呈现出来 。 它必然有不可替代的东西 , 所以绘画一直存在到现在 , 还有很多人充满热情地去创作 , 它必然有它特殊的使命 。
“绘画是人类观看外在事物的感觉训练”
雅昌艺术网:所以这更多地偏向于精神和感受 , 是语言无法描绘、传达的 。 是不是说 , 用绘画捕捉到这一点 , 相较其他艺术材料要难一些?
何迟:我倒不这么看 , 我认为都是有难度的 。 在当代艺术的范畴上 , 虽然它是自反视觉艺术而诞生 , 但它和音乐戏剧等比起来 , 实际上还是在视觉的前提下 , 形成身体感知与作品的互动 。
绘画的灵性 , 我觉得是可以描述的 , 就是人类学会观看外在事物的感觉训练 。 绘画史是当代艺术的史前史 。 当代艺术从这种感觉训练中 , 或者从绘画史中脱身 , 诞生出来 。 但是同时它又带着绘画的眼睛 , 它观察世界的方式携刻着经过了渗入文明基因多年的绘画训练 。 这就是绘画艺术和其他艺术共享的部分 。 回到绘画 , 就是要重新看待这种训练 。
|对话|何迟&闫冰:画家是不合时宜的当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