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张籍的一首乡愁诗,王安石读了称赞不已,如今已被选入语文课本中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之焉。”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诗人辈出,名家纷呈。
唐代的诗人们驰骋才力,发抒性灵,他们将非凡的才华和横溢的才情浇筑在诗作中,诗歌所反映的视野和层面也日臻完美。唐诗中许多有名的诗篇早已走入千家万户,诵读唐诗的朗朗声音也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代文学”唐诗也已成为一张家喻户晓的铭牌。

家乡|张籍的一首乡愁诗,王安石读了称赞不已,如今已被选入语文课本中
文章插图

任何一种文体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唐诗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在盛唐,绝句大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的成分较少;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生活场景与日常情事往往成为绝句中常见的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壮丽,富于浪漫的气息转向写实。
在中唐诗坛上,有一位叫张籍的诗人,他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秋思》,这首将情感寄寓在叙事当中,诗作描写的是诗人寄家书时的内心活动和行动细节。张籍借助富含日常生活的情景,用真切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了离家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家乡|张籍的一首乡愁诗,王安石读了称赞不已,如今已被选入语文课本中
文章插图

张籍画像
多年之后,当宋代文学家王安石读到张籍的这首诗时,他被这种用平常口吻写诗却传达出强烈情感的手法深深触动,王安石不由感慨地说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诚如王安石所言,张籍的这首七言绝句,以家常小事表露深情远意,贴切自然的话语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短短的四句话,28个字,却极尽细腻地展现了游子的怀乡情思与乡愁。
《秋思》作为唐诗中的名篇,被选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每当我们诵读起这首流传了千年的名作,孩子们诵读《秋思》的朗朗声音萦绕耳畔时,我们的内心总会瞬间被触动。

家乡|张籍的一首乡愁诗,王安石读了称赞不已,如今已被选入语文课本中
文章插图

虽然现在的通讯日新月异,电话诉衷情、微信等各种设备成为人们随时随地与家人问候、道别,互寄牵挂的方式,人们早已走出了用家书问候的时代,我们的内心总是在不经意间会被感动、被触动。
就像张籍的这首诗一样,用最简单的文字,最平常的生活场景将我们的想象带进了那个用家书传达情感、寄托问候的年代。朗读张籍的《秋思》,犹如拨动琴弦,那流淌回绕的声音会唤醒我们埋藏在心底的那份乡愁,故乡的风景总会让游子的内心产生共鸣。

家乡|张籍的一首乡愁诗,王安石读了称赞不已,如今已被选入语文课本中
文章插图

张籍,唐代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早年离开家乡来到洛阳求学,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回到家乡了。
寓居洛阳的诗人是孤单的,家乡成为诗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不止一次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家乡与家乡的亲人,他也曾不止一次地用诗歌表达思乡之情。在《远别离》一诗中,他就写道:“念君少年弃亲戚,千里万里独为客。”
这段历时十多年的求学生活,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和朋友王建说起这段求学往事时,也不由得感叹:“十年为道侣,几处共柴扉。”
张籍在洛阳求学期间,每逢换季,家乡的亲人总是会给他寄来更换的衣物和书信,他也会以家书的方式问候亲人,告诉自己求学的经历和学业上取得的进步。

家乡|张籍的一首乡愁诗,王安石读了称赞不已,如今已被选入语文课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