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一件文物不仅代表着一段历史 , 还隐藏着揭示贵州的密码 。 9月10日 ,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田野调查、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中收集的55件文物资料 , 在贵州省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 , 代表着包括54件碑帖(石刻)文物拓片藏品和1段“清·盘江桥铁索”在内的文物资料 , 正式在贵州省博物馆“安家” 。
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

碑帖(石刻)拓片的收藏 , 是保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一环 。 本次捐赠的54张碑帖(石刻)文物拓片藏品 , 包括修桥(含联)碑记9张 , 修井碑记3张 , 修路碑记5张 , 渡口、码头7张 , 建筑类15张 , 墓碑12张 , 民事1张 , 其他2张 。 主要来源于贵州天柱县三门塘和德江县 , 部分年代可追溯到清嘉庆、道光年间 。
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

长约4米的“清·盘江桥铁索”原为位于贵州省关岭、晴隆二县交界的北盘江渡口处盘江铁索桥部分构件 。 据记载 , 盘江铁索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 , 冶大铁链数十条贯于两岸岩石间 , 全长42米 , 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经之处 。 徐霞客称该桥“望之缥缈 , 然践之则屹然不动 。 日过牛马百群 , 皆负重而趋 。 ”后人曾多次重修 , 此次捐赠的则是清康熙年间重修时的“铁索” , 于2013年北盘江下游马马崖水电站盘江桥抬升保护施工时重见天日 。
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

“碑帖(石刻)拓片之珍贵 , 在于能清晰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古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神韵 , 其所记录的内容都是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 。 ”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伟表示 , 将文物拓片以及盘江桥铁索部分构件无偿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 , 用于丰富和充实博物馆藏品的品种和数量 , 希望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展陈展示 , 发挥文物藏品应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 。
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

“保护文物就是传承历史文化与文明 。 ”在郭伟看来 , 文物的背后 , 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 以及所隐藏的意志和精神 。 所以保护不是目的 , 利用好文物 , 让文物活起来 , 把其内在的精神传下去 , 才更有意义 。 让文物说话 , 讲好贵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 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传承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可持续 , 使文物成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的不朽基石 。
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

“博物馆是文物的最好归宿 。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说 , 拓片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 也是博物馆馆藏的重要部分 , 建馆68年来 , 贵博收藏的拓片不到2000张 , 此次文保中心一次性捐赠了54张 , 占馆藏拓片的2% 。
据了解 , 今年5月 ,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 “拓展藏品入藏渠道 , 健全考古出土文物和执法部门罚没文物移交工作机制 , 适时开展文物移交专项行动”的要求 。 此次两家单位在全省率先进行文物移交专项行动 , 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
贵州省博物馆|55件文物“安家”贵州省博物馆
本文图片

“今天的捐赠不仅扩充了馆藏 , 为文物收藏保护树立榜样 , 同时也是贵州省文旅系统深入学习和践行《指导意见》精神的一次文物移交专项行动 。 ”李飞表示 , 贵州省博物馆具有全省最好的库房保存条件 , 一定能够把这批藏品保护好、传承好、研究好、利用好 。 希望此次捐赠活动能带来榜样效应 , 多渠道扩充馆藏 , 讲好贵州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