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村|7旬阿婆学油画、“新村民”为村里代言……艺术浸润下,上海这个村“美出圈”了

林家村|7旬阿婆学油画、“新村民”为村里代言……艺术浸润下,上海这个村“美出圈”了
文章插图

响晴的初秋午后,微风穿过稻田,沙沙作响;屋内,75岁的农家阿婆徐凤英手握画笔,笔尖在油画布上簌簌地刷过。
徐凤英并不是画家,而是上海青浦朱家角镇林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字都识不全的她靠着年轻时练就的刺绣功夫,在70岁那年学起了油画,现在正为村里下个月将举行的“第六届稻花香里说丰年”农民丰收节的画展准备油画作品,至今已画好5幅了,“我每天画两三个小时,时间长了就眼花了。”她笑着说。
林家村正以“稻香林家,艺术乡村”为主题,探索走出一条“艺术乡村”的建设之路,发掘乡村的美学价值——在这里,不仅有多个艺术家工作室落户,艺术也在不断渗入村民的生活场景之中。
这个村的“新村民”有点不一样
林家村|7旬阿婆学油画、“新村民”为村里代言……艺术浸润下,上海这个村“美出圈”了
文章插图

朱者赤艺术工作室内
画家朱者赤是7月刚入住林家村的“新村民”。在他位于倪马路199号的艺术工作室里,一幅高3米、宽7米的空白画卷已经铺好,准备绘上以林家村为主题的新创作。“我在这儿一下子就签了10年的租赁合同。”朱者赤带采访人员参观了他刚布置好的新家,上下三层的工作室里,每个房间的墙上都挂着一个主题的作品,穿梭其中就像在逛画展。
笑声爽朗的朱者赤是哈尔滨人,来林家村之前,曾在巴黎、纽约、杭州等地开过工作室。提起选择林家村的理由,他说:“首先,乡村宁静的氛围有助于我的创作。”而林家村在其他乡村中能“脱颖而出”,靠的则是它独有的艺术氛围,“我的邻居有画家、电影人、相声演员等各行各业的艺术家,大家没事就聚在一起切磋交流。”他说,林家村还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甚至可以“拎包入住”,“我在选择工作室时,对用来作画的墙面要求非常苛刻,而这里修葺一新的民宅挑高足够高、墙面平整光滑,正符合我的要求。”
还有一点他看中的,就是林家村毗邻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地理位置,公路、轨道交通进城和前往长三角区域都很便利,在村里还能享受足不出村的一网通办服务。
在倪马路上,有朱敏绘画艺术工作室、丁一鸣绘画艺术工作室、电影导演王磊的路上有马电影工作室、杨冬白雕塑工作室……林家村党总支书记徐永坚告诉采访人员,现在这条路上共有7栋闲置的民宅,由村里统一租赁改造,一部分独栋民宅改造成艺术工作室,另一部分联排农宅被改造成公共艺术空间,用于今后举办画展、讲座、沙龙等活动。
世界名画“拷贝”上农宅外墙
林家村|7旬阿婆学油画、“新村民”为村里代言……艺术浸润下,上海这个村“美出圈”了
文章插图

75岁农家阿婆徐凤英与她的油画合影
艺术家工作室的相继落户,让林家村的村民们近距离接触到了艺术,艺术也不断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
“快走吧,松涛剧场的相声要开始了。”村民陆建生招呼着邻居赶紧出门。“松涛剧场”设在上海相声演员赵松涛的工作室里,隔三差五他就给村民带来传统相声表演,“一有空我们就去听。”陆建生说。
今年3月末至7月初,赵松涛在村里创作并录制了《党史故事每日一则——赵松涛讲党史100回》系列视频,用快板书的形式给村民们讲党史故事,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后更是“吸粉无数”。他告诉采访人员,下个月,工作室还将开辟出一块新场地,用作读书会和传统曲艺等分享交流活动。
林家村|7旬阿婆学油画、“新村民”为村里代言……艺术浸润下,上海这个村“美出圈”了
文章插图

农宅墙绘
采访人员注意到,艺术的足迹早已悄悄走出艺术工作室的聚集区,走进村里的各个角落——毕加索、达·芬奇以及蒙特里安、康定斯基等画家的作品,被临摹在农宅外墙上。徐永坚介绍,如今,林家村正致力于将公共环境艺术化,村里打造了“一环三街”,包括稻田景观环和稻田外街、花园内街、庭院水街。“10月中旬,村里将举办‘出走艺术、沉浸乡村、中草药与田野的呼吸集市’,在丰收后的金黄稻田上打造浪漫雕塑打卡点、稻田时装秀和艺术放映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