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岩|泥巴能做啥?历经“淬火”成辽南炻器!
本文图片
闻香、品茗、捏陶、制壶……邢岩喜欢这样精致的生活 。 很多人都说这个婉约女子肯定出自江南 , 而邢岩总是羞赧一笑:我真的是地地道道的金州人 。 鲜有人知道 , 她曾是一名下岗女工 , 历经“淬火”般的学习与努力 , 如今的她是“辽南炻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回想过往 , 邢岩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在帮助更多的人掌握一门手艺的同时 , 领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与快乐 。
下岗后她开始重塑人生
2008年 , 邢岩的人生跌至谷底 , 她承受了单位破产、婚姻解体的双重打击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邢岩接触到了陶艺 。 她发现制坯、烧窑的制作过程像极了人生的重塑与生命的淬火 , 她非常坚定地走上了制陶、烧陶之路 。
邢岩以前在纺织厂上班 , 从没接触过陶艺 。 零基础的她兜里揣着小本子 , 满大连拜师学艺 。 从泥料配比、造型技巧、窑炉搭建到窑烧温度变化曲线 , 多位老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
邢岩很快悟出了制陶的心得:要想制作成一件得意的作品 , 制陶者必须心、眼、手达到极高的统一 , 特别对于宜兴紫砂的全手工制作来说 , 原料的练泥拍打 , 或上拿或下捏 , 使泥性不断张扬 。 从揉泥即开始进入“转轴拨弦三两声 ,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 拍泥片造型之前需要聚心静气 。 轮盘一旦开始旋转 , 心、眼、手一定要做到稳、准、快 , 手法或轻若鹅毛落地 , 或重若泰山迁移 , 或缓若春风拂面 , 或急若暴风骤雨 。 这是作者和泥土的对话 , 过程中能感受到泥土张扬的个性 , 这种张扬是一种享受 。
邢岩的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 , 烧坏的陶器砸了一批又一批 。 终于成功烧出第一炉作品时 , 她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 仿佛自己也在这熊熊炉火中得到了重生 。
本文图片
邢岩在制作陶器
用本地陶泥制作大连元素炻器
邢岩的作品屡获大奖 , 让她在业界小有名气 , 她开始思考能不能用大连本土的陶泥 , 制作出大连本土元素的炻器 。
在大嘴子青铜时代遗址脚下的“哈迷湾” , 邢岩不仅找到了制陶泥料 , 更从考古发掘的原始陶器中 , 受到造型设计的启发;在旅顺郭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 一片破碎的陶片让她如获至宝 , 细心地揣摩4000多年前的制陶工艺 , 探寻陶片纹饰背后的文化意义 。
邢岩以自己独特的眼光 , 通过灵巧的双手、细致的情感 , 用另一种美诠释家乡的泥土 。 “哈迷湾红陶”“大嘴子岩陶”等系列作品 , 以大连本地出土的鬲、鬶、簋、壶为原型 , 功能与现代城市生活巧妙结合 , 形成了朴素典雅、返璞归真的风格 , 一次次在各类陶艺大赛中获奖 。 正如邢岩说的 , “我的作品是大嘴湾工艺的一分子 , 我要借用现代符号表达对中国文化的依恋和热爱” 。
创作 , 意味着自由 , 代表着无拘无束 , 不限于传统 , 不受制于工艺 。 邢岩强调 , 传统的陶艺太具有区域性了 , 未必能被外地 , 甚至国外的朋友接受 , 她要做出的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东西 , 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
去旅顺博物馆参观 , 邢岩看到了在旅顺江西鲁家村出土的一把汉代提梁铜壶 。 这件器皿 , 三鸟足、双耳为鸟首状、无流、把与壶身有环状链条连接 , 整件器型气量大度、线条优美 。 器皿在她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 也激发了创作灵感 。 于是 , 她制作出了“飞凤双流”壶系列 。 原料采用大连本地青泥 , 全手工制作 , 造型参照旅顺出土的汉代铜壶的外观 。 又为了适应现代人对茶器的需求 , 分别做了凹进去的海盖;双耳同时也是双流的高难度设计 , 即双耳鸟首不仅当可以拴提梁的耳朵 , 同时也是可以左右都出水的流 , 左右逢源、注水顺利通达;鸟首以冠子的多少来区分雌雄 , 雌鸟矮冠单层泥条、雄鸟高冠双层泥条;提梁有两种 , 一个是铜的软提梁 , 一个是由环状链条连接的木提梁 。 邢岩创作的这把“双凤飞流”陶壶 , 不仅艺术性强屡获大奖 , 也更为实用 。
- 贞贞|职场小人多,避免遭人暗算,这3种事不能做
- 生存法则#《天道》:丁元英揭秘了2条生存法则,能做到其中一点将来就穷不了
- 杨戬$封神大战中真正能真正杀死杨戬的是谁?圣人不出能做到的不足五人
- |跟领导关系再好,也不能做这3件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 黑龙江|即使关系再好,同事之间也要保持距离,尤其这三件事不能做,切记
- |职场老实人被人欺负时,牢记这3句话,能做到的人都能打翻身仗
- 观音&观音为啥能做菩萨之首?你看她师傅是谁,太上老君都要向前鞠躬
- 地下城与勇士|DNF:又出新职业?这才是最期待的系统,策划不可能做出来!
- 小楷@曾国藩:男人若能做到这六句话,必成人上人,做不到将一事无成!
- 宋江$如果鲁智深武松和杨志不上梁山, 二龙山有没有可能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