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世界上关于活字印刷的最早的科学记载,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百余字,但内涵相当丰
富,基本包括了活字印刷的整个工艺流程:
1.制字:用胶泥刻字,活字薄如钱唇,一字一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实际已是陶质活字 。每
一字都有数个活字,用以在文稿中字的重复出现 。还有两种情况,排版中经常遇到,一是常用字如“之”、“也”等,每字有二十余个活字,以备一版内有更多重复者 。再有就是文稿中出现的生僻字原所制活字中没有,当下补刻,用草火烧成坚固的活字,马上可以排版 。
2.置范:先备一块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再放一铁范于铁板上,以承容和固定活字 。
3.排版:在板上紧密排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
4.固版:以火给铁板加热,使药熔化,再以一平板按印面,使字面平整、固定 。
5.印刷:固版后就可以上墨铺纸印刷了 。为了印刷方便和快捷,通常用二块铁板,一块板
印刷时,另一块板在排字,印完一块板,另外一块板已经排好,相递使用,能提高效率 。
6.拆版:印完后再用火为铁板加热,使药熔化,用手指落活字,并不沾污 。
7.贮字:活字不用时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贮藏于木格之中 。
8.效率:若只印三二本,不算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显得极为神速 。
9.下落:毕死后,他的活字为沈括的子侄所得,就在沈括写《梦溪笔谈》时仍在保存着 。
这一笔不仅增加了这一记载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可看出毕沈两家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
关于宋代活字印本,各家藏书目录中著录了七八种,但依据并不充分,大都不可信 。最为
可信的是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在潭州(今湖南长沙)用沈括所记的方法,以胶泥铜版刊印了他所著的《玉堂杂记》 。在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九十八给程元诚的信中提到:“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存中是沈括的字,其法当是指以胶泥字在铜版上排好,再用纸加以摹印 。
泥活字元代也有多次印刷活动的记录 。据元姚燧《牧庵集》卷一十五载,元世祖忽必烈的谋士姚枢(1201-1278年)以“《小学》书流布未广,教弟子杨古为沈氏活板,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说》诸书,散之四方 。”其时间约在元太宗十三年至海迷失后称制三年之间 。
元王祯的《农书》所附《造活字印书法》中曾谈到:“有人另生巧技,以铁为印盔,界行内用稀沥青烧满,冷定取平,火上再行煨化,以烧熟瓦字排于行内,作活字印版 。为其不便,又以泥为盔,界行内用薄泥,将烧熟瓦字排之,再入窑内烧为一段,亦可为活字板印之 。”此之前段指的是毕用烧硬的泥活字,排在铁框子里印书,后来又有人将烧好的泥活字排到泥框中去再烧一次,制成整段陶版来印书 。
6.《活版》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了活字版“活”的特征因为字数较多,遂命工匠按他所创意,制作木活字三万多个,准备用活字排印 。首先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用这份活字印刷了他所编纂的《旌德县志》 。不到一个月,就印制了一百部 。遗憾的是,这部古代有明确记载的木活字印本,早已失传了 。《农书》是否用木活字排印,既不见记载,也没见传本 。王祯把这次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的方式方法,写了详细的总结,题为“造活字印书法”,于《农书》雕版印本的后面公布了 。是一份古代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 。
王祯除了发明木活字外,还设计了转轮排字盘和按韵分类存字法,使活字排版的技术与工艺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
- 家长会给学校的建议和意见怎么写
- 惶惑拼音怎么写
- 虹桥字的拼音怎么写的
- 洪字古字怎么写
- 公益项目概述怎么写
- 服务员月度总结怎么写
- 房地产项目描述怎么写
- 发愣的拼音怎么写
- 产品质量的优势怎么写
- 病人外出假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