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江苏省的信息技术教材基本都是采用了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上下册,该书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02年3月修订出版,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windows98、画图、文字处理以及学做多媒体等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课改的深入,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套教材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了 。
1、首先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的问题 。目前有一些教材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教材的翻版,一翻开书就是计算机知识与操作界面,让不少教师产生了“信息技术课=计算机课”的印象 。
大多数教材实际上只是对某个软件知识点的罗列,信息技术课基本上是对某个软件的功能介绍 。这样的教材不能体现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这样的教材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更不用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教材的编写没有吃透信息素养的内涵,所以也就很难把信息素养作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 。我认为信息素养就是我们编写信息技术教材的根本出发点,关于信息素养的详细概述有很多,但我认为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艺教授所率领的研究队伍对信息素养的剖析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对我们应该会有很大指导作用的 。
2、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陈旧,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虽不能与信息技术保持同样的更新速度,但是我们必须要能在教材上及时体现出时代的痕迹,不能只停留在过时的内容上 。
这也是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 。但这一点我们很明显做得还不够,比如,校外Windows2000系统已风靡多时,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Windows98版,这多多少少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失望 。
3、信息技术教材体现人文方面的内容太少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在体现技术性、科学性的同时,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 。
而大部分信息技术教材只是知识的讲解,没有体现技术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与道德责任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而电脑的操作能力只是信息素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更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学会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的良好习惯等等 。
二、教材编写的设想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交流、创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遵守信息道德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信息技术教材承载着这些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问题 。(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注重基础性、稳定性、实用性 1、基础性 。
被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稳定性 。
被选取的内容尽量是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东西,是将来能够利用的知识,而不至于很快就被淘汰 。3、实用性 。
在应用软件的选择方面应考虑其实用性,尽量选择市面上应用广泛、比较流 行的软件,以适应时代潮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软件操作方面,尽量多介绍各种软件共性的东西,而不过于强调软件操作的特定细节 。
- 论文国内外选题现状怎么写
- 后续工作计划怎么写
- 幼儿园活动中的评价怎么写
- 论文缺点怎么写英文
- 小学作文议论文怎么写
- 住宿评价评价怎么写
- 奖学金个人评价怎么写
- 携程评价怎么写
- 开题阶段怎么写
- 论文完成进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