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评论怎么写( 三 )


我们的采访人员写时政类稿件时喜欢用“采访人员从某某部门获悉”生硬开头,这在“华尔街日报体”是不可能的 。它首先必须展示新闻事件涉及到的活生生的人物或故事,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这些人物或现场的描写实际上就像电视新闻的新闻画面一样可视 。当然,要描绘这样的“新闻画面”,要求采访人员不是拿到材料就万事大吉,还必须深入补充采访,寻找一些与新闻相关的人和事 。
2、学习它“在诗外”所做的功夫,将同题新闻做成独特新闻 。一项重要措施或一项政策法规的出台,总有其背景和原因,总要影响或将影响一些人群 。
我们采访人员的通病是,往往只关注政策条文本身的信息,不关注与政策相关联的人或故事 。“华尔街日报体”要求,信息不能太单一,传播不能太赤裸,必须尽可能占有丰富的信息 。
我们看“华尔街日报体”的新闻,它一般是通过大量生动丰富的“关联信息”(与新闻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人物故事)来深化新闻“主信息”(主题)的,读起来让人觉得丰富多彩,避免了时政新闻的干瘪枯燥 。而这些“关联信息”的采集,恰恰容易是独家的,恰恰体现了华尔街日报采访人员的功夫,与别人不一样的独到之处 。
可以说,没有这些“关联信息”,就没有“华尔街日报体”,同样,没有新闻发布会和文件材料以外深入仔细采访到的独家“关联信息”,就不会有独家新闻 。这就要求采访人员在跑机关时,不仅仅是拿材料,参加会议,还要做一些后续采访工作 。
对于一项重大新闻可能涉及到或已经影响到的人和人群,采访人员必须再深入采访,从死材料以外再寻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鲜活故事 。我们现在的一些采访人员缺乏的就是自我寻找,习惯于现成的材料 。
仅仅靠文件材料,是绝对写不出独特的新闻来的 。3、学习它选择角度的独到之处,将硬新闻软化为社会新闻 。
“一千人死亡是个数据,一个人死亡是一场悲剧” 。任何新闻事件都是由部分和细节构成的,采访人员就是要善于从寻找和选择最具表现力、最为人关注的细节 。
我赞同这样一句话,新闻是一种选择的艺术 。面对同一新闻,不同的采访人员认知深度和选材角度的不同,反映在报道中必然不一样 。
“华尔街日报体”主张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写新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故事主角,是采访人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要考虑选取人物一系列故事和语言中最典型的事和最典型的语言,为所要表达的主题服务 。
在很多情况下,“华尔街日报体”新闻故事中的主角不是官员,而是低层平民 。一般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他们的感受和变化,使得大主题的新闻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 。
我们说“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如果我们的采访人员跑完机关就收兵,不深入基层,不从普通人的角度写来自机关的新闻,又怎样体现我们的贴近性呢? 四、写时政新闻,这些要素不能忽视 1、找出时政新闻中体现领导亲民、爱民、具有亲和力的要素; 2、找出时政新闻中与受众有关的要素 。五、新闻是一种选择的艺术 第一,对象的选择 。
你要采访什么、报道什么,当然要选择 。选择的标准四个字:好看、有用 。
第二,角度的选择 。角度也就是立意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切入角度体现着不同的取舍和写作意图 。报道所选的角度要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