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执笔怎么写( 二 )


我们都知道,从初入门时选择最科学的执笔法对于以后的书法进步尤为重要,形成适合自己的执笔方式也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符合现代书写规律的执笔法,等以后想改回来,都来不及了 。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应该得到正视 。这也是我专门撰文并呼吁大家广为传播的原因 。
我们再汇总书法君的观点
一、执笔无定法,但有一定法 。比如吃饭,你可以侧身吃饭,但是不会在地上拣饭团吃 。
二、书写条件决定握笔 。王羲之书法水准高,因为他是二、三指执笔法,所以五指执笔法不适合我们,这明显也是不合逻辑的 。他采用的执笔法,是受制于他当时的创作条件(没有桌椅,而是执纸书写),在书写小幅尺牍作品时作出的合理选择 。而现代创作条件、创作形式已经大不相同,不同生搬硬套一概而论 。
三、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让自己的书写习惯,建立在符合当代书写习惯的科学执笔法之上,才是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执笔法 。
3.五指执笔法习惯了,但是字写的没有劲,再改为三指执笔,能有效吗我国书法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精髓 。但其执笔方法也很讲究,错误的执笔方法,不但会影响书法艺术的提升,同时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近视、颈椎突出等等问题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 。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 。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 。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 。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写小楷或寸楷(一寸见方的楷书字)时,手腕(手拿根部与胳膊下端相连的可活动部位)枕于桌上,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于笔旁,手掌也尽量竖起,手背与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夹角,古人称其为“脱平掌竖”,握笔的食指与拇指间形成如“凤眼”状的扁圈,这种执笔法叫“凤眼” 。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来写了,一则手指拨动的范围很小,写不了大楷字,二则手指拨动大了笔就倾倒,会出现病笔,应该用运腕法来写 。运腕法,手腕必须悬起,手掌自然放松,手背与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夹角 。如果写再大些的字用悬腕法,因为肘关节枕在桌上写竖画时很容易写歪了 。所以,写大字时,手臂一定要悬起,即使是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楷,悬起手臂练也是相当有益的 。写斗大的大字,不仅手臂要悬起而且人要站立起来书写,这时执笔的手掌也随之而平缓放松,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与桌面成平行状 。古人称之为“平覆式” 。这时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灵活地左右上下运动,写大字时是以运肘与运腕相结合来完成的 。除了小楷以外,我们不赞成纯粹用运指法来写毛笔字 。有的人练悬肘写大楷,手臂、手腕虽然悬起来了,但仍处于静止僵死的状态,书写时还是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而且笔杆倾倒得很严重 。这就失去了悬肘的意义 。悬肘应该尽量少运手指,而以腕、肘的运动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