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字草书怎么写( 二 )


3、右邑月何异:右耳旁的写法和“月”的写法差不多; 4、左方才亦为:左“方”旁可用“才”写,但注意:有的字则不可,如“施”字,如用“才”写则成“拖”字! 5、举身为乙未:“举”字可写成“乙”下加“未”,但写“未”时不出头; 6、登体用北之:“登”字的上部是“北”,下部是“之”; 7、路左言如借:“路”字的“足”旁可写成“言”旁; 8、时边寸莫为:“时”字的右旁可写成“寸”字 。9、草勾添反庆:“庆”字的写法:从上至下“艹”字→横勾→“反”; 10、乙九贴人飞:“飞”字的写法:上写“乙”,下连写“九”,然后在“九”字的末笔上写“人”; 1、惟末分忧夏:区分“夏”与“忧”:即在“夏”的底部下加“一”,就成“忧”;(《三字经》:夏一忧) 2、就中识弟夷:“弟”和“夷”两字的差别在中部; 3、()斋曾不较:第一个字在字库里没有,其音义同“斋”,这两个字原来就通用,只是写法不同; 4、流染却相依:“流”和“染”是易混字,书写时要注意区别 。
5、或戒戈先设:写“或”和“戒”字要先写“戈”,但准确的说,是先写“戈”字的横和斜勾; 6、皋华脚预施:写“皋”和“华”字时,头写好后,接着写中间竖画一直到脚,然后才写中部; 7、睿虞元彷佛:“ 。
3.学草先识草 草书百韵歌(一)意《草诀百韵歌》是中国古代一本重要的草书歌诀,学草书的重要门径,作者署名王羲之,然据相关资料显示,此书最早见於北宋,伪托王羲之之名,如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卷88云:「《草诀百韵歌》乃宋人编成,以示初学者,托名王羲之 。
」 以歌诀形式,帮助记忆草书的结构,可能始於宋代,此《草诀百韵歌》的祖本今已不可寻,但从南宋陈元靓所编的《事林广记》续集卷第五文艺类〈草诀书法〉中所录 。采真子的引文,可知至少在北宋皇祐年中,《草诀百韵歌》已经盛行,惟以元明之后,迭有增损,以至今所传的内容,当已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宜乎其不冠作者之名也 。
总之,作者决非晋朝的王羲之,起始者当是宋人,元明人迭有参与修改,然皆不废其为重要的一本草书入门的教材 。书写《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 。
《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 。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
◎草诀百韵歌 宋·佚名(760字) 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 。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 。
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盖头无左畔,之趬缺东边 。
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 。
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 。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 。
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 。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 。
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 。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 。
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 。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 。
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 。摄称将属倚,某枣借来旋 。
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 。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黾 。
点急堪成彗,勾于认是卑 。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 。
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 。蹄号应有法,云虐岂无传 。
盗意脚同适,熊弦身似然 。矣其头少变,兵共足双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