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的行草怎么写( 二 )


《二谢帖》和《得示帖》、《丧乱帖》连成一纸 。纵28.7厘米 。5行,行草书 。
释文: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
三、王羲之《得示帖》摹本,纸本 。纵28.7厘米 。4行,32字 。行草书 。此帖与《丧乱帖》、《二谢帖》共一纸 。
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 。吾亦劣劣 。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 。迟散 。
王羲之顿首 。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 。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 。《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 。‘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 。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 。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 。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 。’
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 。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一九三四年以后 。
此帖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复’事,今人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阳,其修复之事,在永和七八年,也不排除在永和十二年桓温收复洛阳时 。韩玉涛认为先墓在琅邪,修复之事,在永和十二年八月 。刘涛根据此帖书风与《十七帖》距离较大,认为可能是王羲之五十岁(永和八年)左右所写 。
此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 。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
韩玉涛《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说此帖不可及处有四:第一,这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杂文;第二,此帖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第三,《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 。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远胜《神龙兰亭》 。
当代书法大家崔学路先生评《二谢帖》曰:“二谢书先正即行,终为大草,亦庄亦谐,亦方亦圆,亦轻亦重,全由心出,一任自在,当为右军晚年书,真大化境地耳 。”
3.含有"秋阳"二字的古诗句秋阳肆虐冬益甚,涉春陂泽皆平川
《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 宋·王之道
来朝秋阳再作恶,今夕秋光且行乐,遮莫参横并月落
《七月十一夜月下独酌》 宋·杨万里
秋阳未作结霜风,沙细堤平落日红
《马上口占三绝》 宋·郑刚中
清风已预戒,秋阳岂难知
《恭和令制感秋》 宋·姜特立
铄石流金苦异常,行人谁不困秋阳
《喜雨三首其一》 宋·吴芾
秋阳正炎赫,喷薄争清明
《题龙舍天祚宫玉虹亭》 宋·王之道
秋阳昼长不可度,身被单葛如重裘
《苦热二首其一》 宋·宋祁
恨无东坡翁,为君赋秋阳
《送赵介之赴舂陵十首其一》 宋·彭龟年
会当返秋阳,新晴照区宇
《秋雨欢》 宋·虞俦

霏的行草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