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拼音怎么写( 三 )


1、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 。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 。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 。
楼,重屋也 。——《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杜牧《阿房宫赋》
2、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 。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 。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但较小巧阁,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 。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接屋连阁 。——《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聊斋志异·促织》 。
3、殿:接待大众,办公集会的场所称为"殿 "像我们现在的客厅 。
5.苏堤春晓 读音【苏堤拼音怎么写】苏堤春晓读音:sū dī chūn xiǎo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 。
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 。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 。
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古朴美观,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介绍: 苏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 。
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1]。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 。
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 。置身堤上,湖光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
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
苏堤望山桥南面的御碑亭里立有康熙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 。苏堤两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异,每逢阳春三月,柳树成烟,掩映湖面,风趣横生 。
有诗为证:树烟花雾绕堤沙,楼阁朦胧一半遮 。苏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桥,杭州人将这六座桥俗称为“六吊桥”,民间有“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歌谣 。
解放后六桥重新加固并拓宽,桥栏杆全部采用青田雕刻民族形式图案,保持古桥原有风貌 。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
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