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近体诗( 四 )


律诗的格律,本来就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 。其实,律诗的格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
一般来说,每一句句子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
再记住粘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反或是相反类型 。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 。
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 。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 。
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有个学生问过我,为什么每联间的平仄要相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首联出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的话,那么对句的二四六字则必须为(仄平仄),基于近体诗的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间的原则,如果颔联的二四六字不与首联对句的二四六字相粘同为(仄平仄)的话,那它只有重复首联出句,成为(平仄平)了,以此类推,每一联的平仄都会重复首联的平仄,那读起来该有多单调呀 。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 。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 。
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 。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 。
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孤平与拗救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 。
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 。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 。
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 。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 。
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 。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 。
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 。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 。
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 。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 。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