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作业怎么写( 四 )


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大家带来最权威、种类最多的作文种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6.一年级德育作文怎么写德育说真话为什么这样难 刘珊珊 我本来是一个很喜欢写作文的初中学生,在小学时,老师常常在作文讲评课上让我给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因为我写的作文好,也常常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
但上了中学以后,情况就变了,一到写作文时,心里就发怵,经常为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而犯愁 。事情缘起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这次考试的作文题是“我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
看到这个题目,我迅速在脑子里把给我们上课的几位老师“滤”了一遍,觉得印象深刻的只有我们的班主任 。她给我们上数学课 。
这位老师在我们心目中,实在无法让我们说出“尊重”两个字,但印象太深刻了 。她有一个BP机,上课时,只要BP机一响,她就把我们丢下,慌慌张张跑出去打电话,耽误十几分钟是常事 。
更可气的是,她常常把那些游走于校园内的书贩手中的盗版书推销给我们,我们从书贩那时买一本同样的书,价格至少可便宜一半 。这些复习资料成了我沉重的负担,由于书中错误很多,很多题根本无法做,但不做不行,老师要检查 。
她很少给我们批作业,一般是在作业后面写个“阅”字和年月日了事……一看到这个作文题,这些事涌上心头,于是她就成了我作文中写的“印象深刻的老师” 。为了不让批卷老师反感,在文章结尾还特意写了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
考试成绩公布以后,我发现我的作文成绩是全班最低的,只得了18分(满分40分) 。后来我找语文老师询问原因,语文老师甩给了我一句冷冰冰的话:“你的作文思想内容不健康 。”
我真不明白,难道写老师就非得写老师像春蚕、像蜡烛吗?非得无中生有地去编一些冒雨送学生回家、带病给学生上课的故事才“思想内容健康”吗?多年来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要在作文中写真话,抒发真情实感,为什么我写的真话就只能得18分呢?多亏这次期末考试还是不太重要的考试,如果是日后的中考,我真不敢想,如果写了类似的真话的文章,会有怎样的结局 。刚学过的语文第一册中的第一次作文训练范围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但说自己想说的话为什么这样难? (《语文报》初中版编者按语:编发了这篇稿件后,心中颇感沉重 。
文中牵涉到话题很多,仅就考试而言,就说出了目前考试中作文评卷的一个重要流弊 。本版将继续就作文考试改革的内容展开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 。)
刘珊珊的文章,引起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作文教学的沉重思索 。叶姗姗的作文错在哪里?她有没有所谓的“走题”?老师这样打分是正确的吗?老师为什么会给她打上不及格?什么叫做思想健康或者不健康?无中生有地编一些好人好事来歌颂老师是对的吗?可以实事求是地写老师的行为举止吗?…… 多少年来,在教授学生作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以“学作文就是学做人”、“教作文就是教做人”为宗旨,而这种带有方向性的道德判断,也成了多年来作文教育中的德育标识 。
我们许多教师正是以德育的目标来教导学生作文的 。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作文教学的具体体现就是一些道德化选题的屡屡出现,如:“一件有意义的事”、“责任”、“一屋不扫焉能扫天下”、“我心目中的三好学生”、“一个高尚的人”以及采摘一些古书中忠孝节义的故事作为作文的材料 。
至于学生在生活中是否碰到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否已经具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心理是否已经成熟到了具有“一扫天下”的抱负和雄心,是否对传统的封建道德具有了批判继承的能力,或者说,学生是否有可能写得出、写得好这样的文章,这些选题对学生的作文学习是否具有诱导作用,则没有考虑或者考虑不周 。学生是无辜的,由于没有激情、没有体验、没有材料、没有生活,学生要写出这样的题材或许有困难,没有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