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陕西过年的作文怎么写( 四 )


腊月初八,人们必吃腊八面 。腊月初八吃腊八面的习俗起源于先秦,在那时,腊八节就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这是对本年丰收的喜悦,更是对来年丰收的祈盼 。在北方这个少产大米的地方,腊八节基本不喝腊八粥,而要吃腊八面 。腊八面上得泼臊子,那些由各种辅料组合成的臊子泼在又细又长又薄的面条上,看上去“色香美”俱全,尝一口更是鲜美无比 。
我刚吃完“色香味”俱全的腊八面,正陶醉在香喷喷的面条中 。还没来得及回味过来,又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 。人们都要祭奠灶王爷、大扫除、吃糖 。全家人一边聊天,一边看窗外的烟火,其乐无穷 。
过了二十三,大家也都忙起来了 。不仅要买过年的衣服,还要准备年货、买鸡鸭鱼肉 。蒸馒头、泡菜更是一样都不能少 。
除夕更是忙得不得了 。中午以前先要祭拜祖先,把先人请回家中 。还要包饺子,饺子形状如元宝,其意思为“招财进宝,财源广进”不仅如此,还要贴对联、看春晚 。在这一夜,家家团团圆圆,灯火通宵,鞭炮声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们都要守岁,等待着辞旧迎新的到来 。
大年初一人们就比较清闲了 。虽然比不上除夕夜那么忙,但也算得上是有条不紊 。许多店铺关了门,女人在家待客,男人和小孩子去亲戚家拜年,小孩子还能得到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在这天还有个规矩:不能扫地,不然会把好运都扫走了,还不能说脏话,不然就会全年倒霉 。
没过多久,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高潮向我们走来 。去逛街的时候,大街小巷里挂满了红灯笼 。灯谜是我国独有的民族风格,把迷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灯笼上让人猜,这是一件多么饶有兴趣的事啊!这一天还要吃元宵,它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样团圆 。元宵由糯米制成,里面有黑芝麻的馅儿,看了都使人胃口大开 。
一转眼,我们又开学了 。年又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但仔细回味,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
7.关于陕西年俗的作文年俗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人们刚刚度过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还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
春节有许多年俗:日、贴春联、贴年画、剪窗花、放炮竹……其中“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里面有蕴涵着什么故事?带着疑问,我跑去问奶奶,奶奶告诉我:倒贴“福”的习俗来源于清代恭新王府 。一到春节前夕,大管家为了讨恭亲王的欢心,就写了许多个“福”字叫人贴在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一个家人因为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 。为此,恭亲王很恼火,大管家解释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现在,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庆之兆 。”恭亲王听了之后心想: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 。所以,他十分高兴,就重赏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 。事后,倒“福”字的习俗就由达官府第入各家的老百姓 。
所以,倒贴“福”字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
听完奶奶的讲述之后,我才知道年俗也很有趣!
8.陕西的春节作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 。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 。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 。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 。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 。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 。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 。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