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家里的亲友,把贴在宅门口的门报儿撕下 。民国以前,大出殡讲究八大抬,即诰封亭(民国以后取消,成为七大抬)、铭旌、影亭、官轿、花亭、灯亭、灵亭(或家庙)、香炉 。
另有4张桌子,即香兽桌、朝服桌、古玩桌、鲜花桌,以及香谱、雪柳等各种执事一应俱全 。这些均在赁货铺租赁 。
出殡时抬棺及各仪仗执事之人,是在杠房雇佣的 。棺木上绑有大旗杆,外罩绣有花、鱼、云罗、伞盖等图案的棺罩 。
杠夫有8人、16人、32人、64人之分别 。64人者称“六十四杠” 。
仪仗多是白底蓝黑图案,杠夫穿绿底圆点衣服,戴绿色高帽 。出殡序列十分严格,不能错位 。
通常由茶房安排 。出殡队伍最前面是8杆红色旗,4面龙头铜锣,4把遮阳红伞,4把绿扇、金瓜、钺斧,朝天蹬、八大抬、四大桌,鹤童虎判和顶盔挂甲面目狰狞的2个开路鬼——方相、方弼兄弟的扎彩(其一手持三节棍、一手高擎七节鞭)、雪柳(雪柳的多少也看丧家主人花钱多少而定,有的可达标1百多棵) 。
执事后棺轿前为宾客,同辈按岁数大小排列,年长者居前 。最初,以重孙、孙、大孝子、二孝子等顺序排列,后来,长子扛魂幡引导在前,次子等孝男、孙辈持哭丧棒依次向后排列 。
用一块白布,一端系于杠前,一端由大孝子牵于肩,诸孝子依次摞布在肩,随杠哭泣而行,谓之“扫灵” 。哭丧棒的制作也有讲究,丧父用竹子为杖,取父之节在外;丧母则要用梧桐木为杖,取母之节在内 。
其后为棺轿 。女眷们则要坐在棺后的车轿上,一路嚎陶大哭 。
这时长媳要抱定一陶罐,亦称“匣食罐”,内放饭菜,下葬时由孝男放置死者头前 。若长子先其父亡故,长孙(津俗谓之“承重孙”)则要顶替其父扛幡引导于前,其叔父辈排列其后,抱罐者也是长孙媳妇 。
最后面是僧、道、尼唪经队伍,一组被称为“一棚”,棚越多越隆重,越显示丧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大部分棚经都是丧家出资雇佣的,也有亲朋赠送的 。
还有些显贵豪门,出大殡时,为炫耀豪富权势,请来军乐队,一路吹打,与僧、道念经相伴 。同时,还请当时的军政权贵、在野名人,写来许多匾额,与亲友所送挽联、诔词、挽诗和横匾一并用数座五彩亭抬着,完全成为宣传本家权势的场面 。
殡仪队伍路过城门或桥梁时,要撒纸钱,谓之“撒路钱” 。目的是打点孤魂野鬼,不要难为死者,使其能尽早到达“乐土” 。
殡仪队伍在中途的一定地点要停下来,因要抬棺到墓地光靠64名杠夫是不够的,必须中途轮换着抬,这样就得需要128人,一般人家都置办不起 。所以,一旦走出城区就将各种仪仗、执事、棚经以及亲友及其女眷一并打发回去,只留直系孝男孝女,也叫“落蒇儿” 。
棺材或装车拉着或改用小杠抬着直至坟地,俗称“送葬下洼”,本主牌用官轿抬回,谓之回灵 。棺到墓地,须用木钉将材身和材盖封牢,称之“下材钉” 。
下钉前,先由孝子举斧,象征性地在材上敲几下,并喊“爸(或娘)‘留财’” 。下葬 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穴深埋,填土后堆成坟头,叫“下葬” 。
穴位由阴阳生按照“五行”、“八卦”、“三元”、“四象”的方位派人刨好坟坑,内铺黄缎子,安放由香斗抱来的福寿果,四角各置一钱,撒五谷杂粮,其中黑豆较多,据说可以驱邪 。棺材入土后,孝子把幡插在坟头上,插3下,拨3下,这样后辈可升官发财;另一种是棺材埋地下,上面四周扎苇把,外面随形培士,叫“浮厝”,这种方式只限于一些客死天津者,为便于以后迁回原籍,所以棺材大都较薄、较轻;材头探出很短 。
- 春节祖上牌位如何写 过年了怎么写天地全神灵位
- 白事灵位怎么写
- 丧事光盘上怎么写
- 父母灵位牌怎么写
- 一年忌日怎么写
- 父亲去世牌位该怎么写
- 母亲刚去世灵位怎么写
- pai人怎么写
- 母亲神位怎么写
- 做道场时的灵位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