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望怎么写

1.古诗《春望》谁写的杜甫
《春望》参考译文
【原文】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背景】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 , 次年元月 , 京城长安沦陷 。不久杜甫听到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 报国心切 , 只身投奔灵武 , 不幸中途被叛军俘虏 , 解送到长安 。所幸他还有一点行动自由 , 便来到街头放眼望去 。本诗就是他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 。诗中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伤时、思家的感情 , 充满爱国情怀 。
【注释】
春望:在春天远望 。
破:破败、破碎 。
感时:感叹时局 , 即想起国家残破不全的景象 。
烽火:指古代边疆遇到敌情用来报警而升起的烟火 。在这里指战争 。
抵:值 。
搔:用手指轻抓 。
浑欲:浑 , 简直 。欲 , 要 。
不胜:受不住、不能 。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 , 只有山河还在 。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 , 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 , 早已满目荒凉 , 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 。虽然春花盛开 , 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 , 而是让人流泪 , 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 , 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 , 听了鸟鸣 , 不仅不高兴 , 还让人惊心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 , 家里已久无音讯 , 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由于忧伤烦恼 , 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 , 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 , 空留下山河依旧 , 春天来临 , 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 , 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 , 怨恨别离 , 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 , 如今已是暮春三月 , 家书珍贵 , 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 , 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
2.古诗春望的全文翻译《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 , 见到花也会流泪 。
3、浑:简直 。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 , 连簪子也插不上 。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 , 只有山河依旧 ,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 , 草木茂密深沉 。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 , 难禁涕泪四溅 ,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 , 反觉增加离恨 。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 , 已经蔓延三月 , 
家在
3.《春望》这首诗怎么写春望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 , 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 , 充溢着凄苦哀思 。这首诗格律严整 , 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 , 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 , 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 , 对仗精巧 , 声情悲壮 , 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