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用篆书怎么写( 三 )


瓘子 。少辟齐王府递转黄门郎 。
善草隶,瓘尝云:“我得伯英(张芝)之筋,恒得其骨 。”又善古文,得汲家古文论楚事者最妙,恒常玩之 。
祖述飞白,造散隶书 。开张隶休微露其白,拘束于飞白,洒丽于隶书 。
又作云书,笔动若飞,字张如云,卫氏即垂云之祖 。着四体书势 。
《书断、晋书本传、梦英十八体书》 《晋书.卫恒传》 恒字巨山,少辟司空齐王府,转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 门郎 。恒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 昔在黄帝,创制造物 。
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
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 。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 。
象形者,日满月亏,象其形也 。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 。
会意者,以戈为武,人言为信是也 。转注者,以老为寿考也 。
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自黄帝至于三代,其文不改 。
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 。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 。
汉世秘藏,希有见者 。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 。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 。太康元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馀万言,按敬侯所书,犹有仿佛 。
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以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 。古无别名,谓之《字势》云 。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 。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 。
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泯,古文亦灭 。魏文好古,世传丘坟,历代莫发,真伪靡分 。
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声会意,类物有方 。
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云委蛇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 。禾苯*以垂颖,山嵯峨而连冈;虫跂跂其若动,鸟飞飞而未扬 。
观其措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 。或守正循检,矩折规旋;或方圆靡则,因事制权 。
其曲如弓,其直如弦 。矫然突出,若龙腾于川;渺尔下颓,若雨坠于天 。
或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婀娜,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 。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 。
信黄唐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籀篆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 。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 。
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也 。及平王东迁,诸侯立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 。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承相李斯乃损益之,奏罢不合秦文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政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 。
或曰下杜人程邈为衙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改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圆,圆者使方 。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为御史,使定书 。
或曰邈定乃隶字也 。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
王莽时,使司空甄酆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复有六书:一曰古文,即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秦篆书也;四曰佐书,即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书,所以书幡信也 。及汉祭酒许慎撰《说文》,用篆书为正,以为体例,最新,可得而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