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士人雅趣——陕西长安杜回村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二 )


雅趣|士人雅趣——陕西长安杜回村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本文图片

M32 发簪




王小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员
北宋孟氏家族墓出土了60余件耀州窑瓷器 , 这是继吕氏家族墓之后 , 长安地区北宋家族墓和耀州窑瓷的又一大发现 , 补齐了北宋灭亡前夜 , 长安地区北宋纪年墓的发展序列 , 对这一区域北宋士人之墓的墓葬形制演变、随葬品组合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
这批墓与吕氏家族墓、西安市考古所等发掘的近10座墓都有共同的特征 , 墓主身份虽然有高有低 , 但都属于各级别官宦或家属宗亲 , 是所谓士大夫阶层 。 其墓葬特征有二:一是西安周边及关中东部的北宋士人之墓皆为竖穴墓道土洞式墓 , 与同期河南和陕西北部等地仿木构砖雕墓和壁画墓相比 , 形制和装饰都相对简单 , 故一度有认为是当时社会中下等阶层所使用的简陋的墓葬形制 , 吕氏家族墓乃至孟氏家族墓的发现 , 说明情况并非如此 , 其深藏的竖穴墓道洞室墓的形制 , 既遵从了“悬棺以窆”的古礼 , 又满足了“坎室为安”的防盗和长固久安的需求 。 是区域传统习俗和儒家丧葬礼仪的完美结合 , 也是士人阶层的有意选择 。 二是与墓葬形制的简朴相对 , 随葬品的相对丰厚以及品类上茶酒之具、熏香、文房用等的高雅考究是这些墓葬的共同特征 。
在耀州窑瓷的研究方面 , 孟氏家族墓出土的瓷器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点精确 , 孟氏家族5座墓葬墓主同时迁葬于1123年 , 且有两座墓的出土随葬品的器类几乎完全相同 , 说明是在迁葬时同时购买、配置的 , 因器类中有罕见的仿古器 , 甚至可以说是临时订制 , 其生产时间非常接近1123年 , 时间点非常精确 , 这与吕氏家族墓相比 , 后者一些晚期墓葬出土有早期瓷器 , 或是家族收藏 , 或是迁葬时将原先随葬品带入 , 情况相对复杂 。 孟氏家族墓时间点精确的耀州窑瓷随葬品 , 其标型器的意义就更加重大 。 而且 , 在古窑址研究中 , 朝代更替之际的生产面貌往往是难点 , 这批耀州窑瓷器 , 是北宋灭亡的前夜的1123年 , 可谓研究宋金之交耀州窑瓷极其珍贵的资料了 。 譬如狻猊出香釉色偏黄 , 接近姜黄釉 , 青釉刻花大盘 , 釉色翠绿 , 圈足二次削的方式 , 这些都与金代特征近似 , 现在通过这批墓葬的纪年可知 , 这些在金代耀州窑多见的特征 , 其实北宋晚期就已经开始了 。 在爪哇沉船中出土的耀州窑青釉刻花残片 , 与孟氏家族墓刻花纹样风格及底足处理方式完全一致 , 以前或都定在金代 , 现在可以确认为北宋末年产品了 。
其次 , 狻猊香薰、仿古的三足鼎、镂空盒形香薰等等也都是窑址中未见或只见到残片的完整器 。 三足鼎也是迄今为止第二例纪年清楚的仿北宋古瓷 。
狻猊出香盖上为狮子形象 , 下有仰莲装饰 , 这都是香炉上最常见的题材 , 也可称为莲花狻猊出香 。 以狮子做为出香体 , 始于晚唐 , 到宋有狻猊出香的文献 。 耀州窑瓷器中狻猊出香的形象 , 出现比较早 , 《收藏》杂志发表过一件 , 形象与此不同 , 釉色天青 , 时代可早到北宋中期前 , 这件为北宋末 , 在窑址上也发掘有座的残片 。 说明耀州窑的这类器从北宋中期前出现后 , 一直连续生产的 。 河南汝窑及高丽青瓷中的狻猊出香 , 出现的年代都相对晚一些 。 这件与汝窑狻猊出香造型相比 , 造型有共同处 , 也有区别 。 据学者研究 , 汝窑狻猊出香与宋代《营造法式》的更接近 , 更接近宋式“官”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