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观后感怎么写( 三 )


中国的地方小剧种很多 , 比如秦腔、黄梅戏、越剧、川剧、吕剧、豫剧以及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福建梨园戏、高甲戏等 , 保存原来的方言习惯固然好 , 但在语言上不作革新 , 墨守成规 , 说是保留了原汁原味 , 其实硬是不让观众听懂(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 , 就难以发展 , 甚至会萎缩、枯竭 。现实难道不是这样吗?唱腔的突破 , 同样是这场大型歌剧演出成功地方关键之一 。
二人台的革新 , 其实 ,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唱腔上的革新 。《花落花开》中的主要演员月清的扮演着 , 生活中肯定讲普通话 , 从她的演唱中 , 非常鲜明地体会到了 。
特别是唱腔里吸收了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曲调 , 显示了大气魄 , 也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 把二人台的俗文化与高雅艺术进行成功嫁接 , 充分彰显了大型歌剧的魅力和震撼力 。当然大型歌剧的舞台效果的重要性 ,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研究二人台 , 作一番考证是必要的 。资料显示 , 二人台(西路)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乌海市与锡林郭勒盟南部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
这些地区的农牧民许多都是晋、陕、冀移民 。二人台诞生初期 , 仅是一种简单的说唱艺术 , 表演形式仅局限于走街串巷打地摊的民间活动 , 演唱的剧目大多反映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 曲调单一而悲伤 , 因此它的发展史是缓慢的 , 在新中国成立前 , 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地方小戏 。
那时 , 二人台地位低下 , 被称为“玩艺儿” 。二人台艺人被称为“打玩艺儿”的 , 过着颠沛流离、卖艺乞讨的生活 。
二人台在山西省最流行的地方首推河曲县 , 其次还有保德、阳高、定襄等地 。”二人台是晋陕冀百姓走口外走出来的 , 没有走口外就不会有二人台 , 有了两百年的走口外 , 才慢慢孕育出了二人台 。
笔者感觉 , 虽说生长在二人台艺术之乡 , 很难说对二人台有多大兴趣(恕笔者直言) 。相信各位一定与笔者有同感 。
但偶然间看了《花落花开》 , 竟会有那么多的想法 , 笔者忽然觉得 , 作为“土著居民” , 对本土出产的戏剧 , 似乎生出一种肩负振兴的责任感抑或使命感来 。笔者是学中文的 , 不是学戏剧的 , 当然不懂戏剧 , 甚至天生就五音不全 。
这无关紧要 。其实 , 喜欢不喜欢 , 常常在一念间 。
爱自己的家乡 , 要努力学会珍爱自己家乡的艺术 。要想二人台从农村走向城市 , 从天然俗文化蜕变成高雅艺术 , 从方言土语向普通话方向发展 , 内容编排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 。
任何艺术形式 , 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 。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二人台经典曲目 , 如《打金钱》、《走西口》、《王成卖碗》、《挂红灯》等 , 唱了几十年 , 现在很多时候还在唱 , 实在是来老掉牙了 。
于是就有人呼吁 , 不能老是“挂不完的红灯 , 打不完的金钱 , 走不完的西口 , 拜不完的大年” 。说的是内容方面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