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丨鲁迅诞辰140周年

明(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日子,在一百余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作品唤醒国人,他的文章里,“青年”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他视青年为中国的希望。
一百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中国已挺立在世界的潮头,鲁迅和他的作品依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剧中鲁迅每次出场,弹幕都是一片欢呼,网络上关于鲁迅先生的表情包更是受到大家的热传。这个充满才华、犀利又傲娇,甚至还自带一种萌光环的青年代言人成为了当下新青年眼中的鲁迅形象。
今天,青年为什么喜欢鲁迅?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的话说,“因为我们的生活永远有矛盾有困惑,鲁迅的文本是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的。我们古人是要逃逸,用一种假的或者欺骗自己的方法回避问题,鲁迅是直面人生。”
《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学生时代你读过多少篇鲁迅?现在你还在读鲁迅吗?
鲁迅诞辰140周年,当我们谈论鲁迅时,我们应该谈些什么?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何还要读鲁迅?最近,很多学者专家围绕这个话题在网上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这其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温儒敏今年出了一本自选集《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书名便是引用鲁迅的话。75岁的温儒敏读鲁迅六十余年,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他专门录制了一个视频,与读者分享这么多年来读鲁迅的点滴感悟和变化。
鲁迅&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丨鲁迅诞辰140周年
文章插图

温儒敏录制视频截图
提倡年轻人读鲁迅
“会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这几天,温儒敏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鲁迅只活了五十多岁,但他做了那么多事,成为了中国文化精神标杆,多么了不起!百年来的风风雨雨,让与鲁迅同时代的名家大都成了历史过客,但鲁迅穿越时代风雨,始终屹立在文化高地,被人们崇拜。现在每年都在纪念他,鲁迅在中国家喻户晓,研究鲁迅的文章也汗牛充栋。尽管对于鲁迅的观点可能不同,但鲁迅确实已经融入整个社会生活,这本身就是文化奇迹。那么,这一切怎么发生的?他的精神真的能得到继承吗?还有像他这样刚勇的人吗?
温儒敏回顾了这几十年来自己是怎么读和研究鲁迅的。六十年前,他初步接触鲁迅,把他当成文豪崇拜。上了大学,他对鲁迅的阅读开始变细,但还是片面,当年流行一本红色的鲁迅语录,摘记式的,他认为,这本书远离了鲁迅的初衷。1978年,温儒敏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开始花时间读鲁迅,并发表了很多论文。这个时期,他对鲁迅的阅读和思考有了深度,最关注的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以及作品中体现的五四精神。
温儒敏说,这些年自己对鲁迅不再是隔岸观火,而是真正产生了精神上的亲近。鲁迅批判的很多社会病和时代病如今仍然存在,近百年来,鲁迅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认知,对人性通透的了解,包括对生命的感觉,对人生的无奈、寂寞和悲哀,温儒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他对鲁迅不再是简单的仰慕,而是当做自己精神寄托的家园,“没有人能代替鲁迅。”
鲁迅&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丨鲁迅诞辰140周年
文章插图

《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书封
近些年来,温儒敏除了日常工作还要编教材,还要花大量精力研究鲁迅,并且写了很多关于鲁迅的书,譬如《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等。他对自己编选教材的过程感到愉悦,他说,又再一次认真阅读了鲁迅:比如《故乡》现在读起来,感到一个人是有两个故乡的,一个是成年人的故乡,悲哀的,一个是童年的故乡;比如《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很多人说是孔乙己,其实不是,温儒敏说,主人公是孔乙己周围的空气,是围绕孔乙己对他发表议论的看客;而《野草》很多是鲁迅的自剖,是写给自己的。通过六十多年读鲁迅、研究鲁迅的体会,温儒敏得出一个结论:鲁迅值得一生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