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翔凤胡同|聂延力:?寻着文字诗意行走

大翔凤胡同|聂延力:?寻着文字诗意行走
文章图片

【聂延力专栏】
寻着文字诗意行走
原创作者|聂延力
世界上的好景写在作家的文字里 , 当我们在读一篇好文会被文章中的文字吸引 , 心里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也要到作家描写的地方看看 。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我看了三遍 , 看一遍感动一遍 , 这篇散文是史铁生用生命写就的 , 用生命写的作品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 古殿檐头的琉璃、门壁炫耀的朱红、苍幽的老柏树、大栾树上的灯笼花……这些都萦绕在我的心头 , 我想有机会近距离去地坛观看 。
大翔凤胡同|聂延力:?寻着文字诗意行走
文章图片

近十年我都是这样一种生活状态 , 寒假去南方旅游带孩子出去开阔眼界 , 暑假带两个女儿去北京学英语 , 两个女儿暑假学英语已是必修的课程 。
小女儿去新东方封闭班 , 大女儿去雅思班 , 我没事背着旅行包拿着相机在北京行走 。 人就是这样不管你走在车水马龙的闹市 , 还是穿行在人山人海的街癯 , 孤独的人总是孤独的 , 我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 , 享受独来独往自在行走的惬意 , 累了寻着老牌匾老字号吃一些特色小吃或喝杯咖啡吃个面包 , 坐在角落安安静静的 ,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 , 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落寞 。
早晨大女儿给我在手机上设好路线图 , 一再叮咛早些回来 , 她建议我去后海看看 , 那里的文化底蕴深厚 。 人到这个年龄就很有意思 , 曾经的大人现在变成了孩子 , 那个曾经的孩子变成了大人 , 出去和大女儿走她是向导 , 和小女儿出去小女儿是向导 。 我也索性装糊涂锻炼她们 , 出去旅游银行卡往两个孩子手里一交 , 所有行程由她俩安排 ,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 只要大人学会放手 。
我去地坛 , 七月的地坛正在装修 , 园里的人不多显得宁静 , 我顺着小路行走 。 眼前高大的翠柏 ,仰望和蔚蓝的天空连在一起 , 海棠树硕果累累 , 玉兰花开得洁白如玉 , 眼前一亮一棵树繁花盛开 , 这就是史铁生写的灯笼花 , 翠绿的枝叶 , 红色的花朵 , 像一盏盏小灯笼 , 落在地上的花朵我捡起一朵仔细端详 , 这种植物用小灯笼比喻真是恰当不过 , 我仿佛看见史铁生描述的那个弱女孩用裙裾兜着灯笼花 , 在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 。
大翔凤胡同|聂延力:?寻着文字诗意行走
文章图片

树下的长椅坐着一位花白头发戴着眼镜穿着宽松连衣裙的老太太 , 盘腿坐在椅子上看书那样投入那样专注 , 我从她身边走过故意放慢脚步都没有被惊扰 。 我看着老人的身影心生感叹 , 我老了 , 如果能像这位老人安详宁静地坐在树下阅读 , 感受自然的宁静、心灵的宁静 , 不为了延长生命而疯狂地锻炼 , 让生命自然凋谢 , 呈现生命不在于有多长而在于是否活得丰盈 。 古树苍柏下更真切地感悟史铁生当年在树下沉思对生命发出的呐喊:就命运而言 , 休论公道 。
地坛呈方形 , 以象征“天圆地方”之意 ,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 , 故称方泽坛 。 到了皇祇室看到皇帝灵位 , 古老的编钟 , 阴森森地有些害怕 。
北京后海是文化聚集地 , 走到大翔凤胡同3号写着:丁玲故居 , 丁玲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 , 她的传记我看了很多 , 怀着兴奋的心情往胡同里走 , 门牌却写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 。 我扣了一下门 , 一位老年妇女出来 。 “请问这是丁玲故居吗?”老年妇女很不高兴地回答:“这是机关单位 , 不是丁玲故居 。 ”“咣”的一声把门关上 , 我看门号大翔凤胡同3号没错是丁玲故居 。 一位老太太告诉我, 这里原来是丁玲故居 , 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 老人告诉我顺着胡同往前走有很多名人故居 , 她用手指着一处住宅 , 这房子虽然没有牌子 , 它是清朝溥杰的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