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赵世瑜:踏进生活的河流,聆听岁月的歌( 二 )


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看来 , 性别关系在血族社会、纳贡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 血族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是采集经济的特点造成的 ,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 , 人类的工作量日益增加 , 闲暇时间日益减少 , 性别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 换言之 , 就是男性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升 。 这种情况 , 直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 尽管在发达地区人们已做出许多努力 。 社会关系不过是超越了性别关系的更为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 , 而战争则是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之一 , 反过来它又会改变或重新塑造社会关系 。 这些见解应该已成为历史学家和历史社会学家的共识 , 在此毋庸赘述 。
所有历史学家以及形形色色企图解释历史的人都是事后诸葛亮 , 而且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能算无遗策 。 不过 , 睿智的历史学家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论证自己说法的正确性 。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概括的四条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生命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 他在《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接近结束的时候说到人类发明的毁灭性战争武器时 , 引用罗伯特·利夫顿的话:“‘如果他们死 , 我们就死;如果他们活 , 我们就活 。 ’共享命运是某种进程的开端……我们的毁灭性技术已经迫使我们开始醒悟……共享命运与人类自我意识 , 在心理上和政治上 , 都是一种信念 , 它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 ”这段话与我们现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颇为一致 , 而在当下的全球性疫情泛滥并引发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的背景下 , 我们对此的体会尤为深刻 。 令我怦然心动的是 , 《远古以来的人类生命线》出版于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1989年 , 而被他引述的这段文字则发表于1987年 。
这本书的作者文斯的观察角度不同 , 所处时代也不同 , 但她同样认为人类的进化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 以确保自己的生存 , 而文化便是人类做到这一点的方法 。 按照她对文化的定义 , 即“文化是指我们使用的工具、技术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通过学习得来的信息” , 无论是火、语言 , 还是美 , 都是人类发明并使用的文化产品 。 所以 , 与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人际关系即社会相比 , 文斯在这本书中的关键词是“文化” 。 当然 , 还有时间 。 按照一般的理解 , 时间与火、语言和美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 , 因为时间是物质永恒运动及其顺序的表现 ,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但人类对时间的界定、表达和利用又是多种多样的 , 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所能意识到的和能表达出来的时间 , 都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 , 因此时间也是文化 。
火和语言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很好理解 , 但美对人类的演化史有那么重要吗?文斯认为 , “艺术表达不仅促进了文化物种形成 , 推动了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部落文化的形成 , 而且促进了资源、基因和思想之间的联结” 。 因为未见原书 , 我不知道“文化物种”和“部落文化”有没有更好的译法 , 但我能理解作者意指对美的追求导致了哪些人群 , 包括男女、部落、族群 , 结合在了一起 , 导致了他们共同形成了何种生计模式、聚落形态、书写方式和意识形态 。 归根结底 , 即成为形成各种认同——地方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 。 因此 , 作者采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 说明美创造了归属感 。
【社会|赵世瑜:踏进生活的河流,聆听岁月的歌】作者充分地认识到了美的主观性 , 但正因为人类“对美有一种情感上的反应 , 这也是一种生物学上的反应” , 所以才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符号 , 从而形成了有凝聚力的社会 。 这一认识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 因为在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中 , 将各种礼仪标识视为理解各种人类群体及其文化的出发点 。 比如不同文化的寺庙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样式和装饰风格 , 他们用各自对美的认同来表达的文化认同 , 使我们轻易地发现他们分属不同的文化 。 再如 , 我们都知道后世所谓的艺术 , 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 最初都是仪式活动的组成部分 , 也是仪式本身的表达 , 这些以美的形式出现的行为之所以产生于仪式活动中 , 是因为仪式活动就是为了形成和强化认同而存在的 。 我们以往更多地认识到后一点 , 却往往忽略了前一点 。 由此 , 我们就更容易理解 , 在不同文化的节日活动中 , 为什么人们都盛装打扮 , 佩戴上他们认为最美的饰品;我们也可以由此找到与艺术史和建筑史的同行之间的共同关注之点;甚而 , 我们可以不止从字面上 , 而且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 , 美人之美 , 美美与共 , 天下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