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农民画家潘宇:“非遗变现”助力脱贫攻坚
央广网淮安9月29日消息 他从事农民画创作40年 , 创作1400多幅农民画精品 , 其中获得全国金奖4次 , 银奖、铜奖、佳作奖、优秀奖等368次 , 蝉联江苏省农民美术书法大赛第三届至第八届一等奖 。 尽管拿奖拿到手软 , 但至今 , 他仍在淮安区博里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做一名农民画辅导老师 , 他就是潘宇 , 一个立志让文艺在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征途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农民画家 , 他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农民画家、“江苏好人” 。
“人民的精神富足了 , 新农村的生活也带有了诗意 。 ”博里镇的人们在农闲时喜欢三五成群的一起作画、交流讨论 , 相互评价 。 大家最喜欢听的是潘宇的点评 。 “从未想过闲暇之余的‘瞎折腾’也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 ”喜欢画画的潘宇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 他的画面丰盈饱满 , 充满了故事性 , 构思也很精巧 。
文章图片
潘宇向参加“2021发现江苏 走进伟人故里”的外宾介绍农民画(央广网发 石浩摄)
而潘宇为了给村民“讲课” , 特地买了一块小黑板 , 在家给村民“教学” , 乡亲们都亲切的叫他“潘老师” 。 后来 , 淮安区博里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特地聘请他为农民画辅导老师 。 他鼓励乡亲们进行创新 , 丰富画作内容 , 大胆运用色彩 , 发挥“不怕画不好 , 就怕不敢画”的精神 。
在他的鼓励下 , 博里农民画以淳朴的画风 , 大胆的用色在中国美术界“崭露头角” 。 1991年至2019年 , 在江苏省农民美术书法大赛上 , 博里农民画蝉联连续六届一等奖 。 多年来 , 在全国、省市农民画艺术大赛中 , 入选和获奖数量均排名在前列 , 受到国家和省市艺术届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 博里镇更是入选了江苏省文明乡镇 。
“农民画作为民间艺术 , 如果不能走向市场 , 实现产业化 , 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就难逃消亡的命运 。 ”潘宇对于文艺脱贫有着自己的理解 。 在政府的帮助下 , 博里镇建立了农民画院 , 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 由潘宇牵头 , 乡亲们开始接单 , 第一次实现了成果转化 , 乡亲们的生活也渐渐富裕起来 。
看着博里农民画取得的若干成就 , 作为博里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农民画辅导老师的潘宇倍感欣慰 。 目前农民画已为博里镇的经济带来一部分稳定的收入 , 但是还有部分贫困户的生活举步维艰 , 他觉得博里农民画可以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
“一定要增加农民画成果转化 , 增加其实用性 , 为我们的村民争取更富足的生活 。 ”怀着这样的念头 , 潘宇苦思冥想了好久 。 海报、文化衫、帆布袋……这些都被他否决了 , 因为他认为要选取更有民间工艺特色的东西来实现农民画的“非遗变现” 。
潘宇的妻子徐玉兄是传统刺绣的好手 。 一天 , 潘宇看着专心刺绣的妻子 , 脑海中一个灵感一闪而过 。
文章图片
博里农民画刺绣(央广网发 刘泽摄)
“刺绣也是一种画的形式 , 将其作为载体 , 可以把农民画绣上去!”潘宇发现 , 农民画的发展虽然稳步前进 , 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 但苦于载体单一 , 无法实现更多的实用价值 , 但是如果将农民画与刺绣相结合 , 就能赋予农民画更多的实用价值 , 帮助群众增收 。
2008年 , 潘宇与妻子成立了刺绣坊 , 尝试着将博里农民画与传统的刺绣工艺相结合 。 夫妇二人一人作画 , 一人刺绣 , 将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原汁原味”的博里农民画引入了绣品之中 , 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淮安特色、反映淮安风光的刺绣作品 。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文化$想要吉祥又喜气挂什么,大文创研究院 吴帆 公鸡吉利图 值得一看
- 艺术|安徽合肥:笔墨书写时代赞歌 “艺术年货”传递美好文化
- 大足石刻|《万里走单骑》第二季走进大足石刻,感受中国石窟文化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