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麋鹿文化大会在南海子举行

今年是国宝麋鹿回归祖国36周年。昨天,第四届北京(国际)麋鹿文化大会在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举行。目前,我国已建立了83处迁地保护种群,麋鹿数量达1万余只,并率先在湖北石首、湖南东洞庭湖成功实现野化,野生数量已超4000只。
桑干河!麋鹿文化大会在南海子举行
文章插图
【 桑干河!麋鹿文化大会在南海子举行】昨天,大兴区在南海子麋鹿苑举办第四届北京(国际)麋鹿文化大会。本报采访人员 武亦彬摄
世界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被认为最成功的有15个项目,其中就包括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专家学者称其“为全球范围内其他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麋鹿是典型的湿地物种,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将其视为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北京麋鹿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白加德说,经过实地考察、评估,大兴区与山西大同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将从南海子麋鹿苑输送10只麋鹿,在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湿地建设麋鹿栖息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桑干河湿地占地7万多亩,已经记录到候鸟一百多种,麋鹿的到来有望帮助当地涵养水源、提升生物多样性。
麋鹿保护之所以受人关注,不仅因为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因为它传奇的经历。麋鹿有数百万年的生命历史,是堪与大熊猫媲美的珍稀野生动物。白加德说,麋鹿一直是北京城的“土著居民”,1900年前后,我国最后一批麋鹿灭绝前,北京南海子是它最后的栖息之所。1985年,22只麋鹿从欧洲东归回国之时,南海子也是它们在国内最初的家园。一个多世纪以来,麋鹿演绎了从本土灭绝到重引进,再到种群复兴,又成功实现迁地保护的历程。
来源:北京日报 | 采访人员 陈强
流程编辑:u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