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场|梁绍基:三十年“蚕我我蚕”,寻找蜕变

9月29日 , 艺术家梁绍基个展“蚕我我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 借助一系列沉浸式装置、影像、摄影及声音等作品 , 展览呈现艺术家过往三十余年与“蚕”紧密缠绕的创作实践 , 梳理了艺术家与“蚕”共谋而成的“自然系列”作品 , 并呈现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
刚刚度过76岁生日的梁绍基精力充沛 , 展览开幕前夕 , 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享了其与蚕“相识”以及对于文化、生命的体悟 。 “蜕变对于蚕来说是生命必然的历程 , 我们的历史也是如此 。 ”梁绍基对澎湃新闻说 。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层 , 蚕丝包裹着巨大的香樟木残体 , 两种生命携带着各自的历史彼此渗透 。 往前走 , 沉重的链环从昔日发电厂的天井悬空而落 , 轻盈的蚕丝缠绕在上面 , 和工业的冷峻形成对立 , 通向二层的电梯则被打造成一条茧型甬道 , 邀请观众一起步入蚕的世界 。
历史|现场|梁绍基:三十年“蚕我我蚕”,寻找蜕变
文章图片

《沉云》 , 展览现场
历史|现场|梁绍基:三十年“蚕我我蚕”,寻找蜕变
文章图片

梁绍基为展览构想的茧型甬道
展览“梁绍基:蚕我我蚕”呈现艺术家过往三十余年与“蚕”紧密缠绕的创作实践 。 梁绍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涉纤维艺术 , 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 Varbanov)探索软雕塑 。 1988年 , 他开始以“蚕丝”这种具有生命感的活体纤维进行探索 , 并开启“自然系列”的创作 。 通过亲自养蚕 , 梁绍基深谙蚕性 , 将蚕置于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料与物件之上 。 在梁绍基所建立的艺术语言中 , 蚕意味着生命和时间 , 也是不同文化的交点 。
历史|现场|梁绍基:三十年“蚕我我蚕”,寻找蜕变
文章图片

梁绍基于其工作室创作大型装置《巨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2020 。 艺术家供图 。
文化
展览开幕前一日 , 恰逢梁绍基76岁生日 , 他在接受了大约两小时的媒体采访后 , 匆匆吹过生日蜡烛 , 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一楼展厅开始导览 。 从作品《沉云》开始 , 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己与蚕的漫长“共谋” , 《沉云》用到了来自唐代的香樟木 , “1990年代农村城市化运动中 , 它们被锯断 , 我花时间把它们找来 , 组合起来做了这些作品 。 ”梁绍基解释道 , 唐代的木头沉淀着历史 , 而缠绕的蚕丝则产生了更多的意象 。 如果说残木意味着传统文化根源在当下的存在 , 那么具有疗愈生命作用的蚕丝则蕴含文化的绵延、超越和可能性 。
《沉云》中 , 梁绍基表达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与思考 。 他相信“天人合一” , 在老子的“道法自然 , 自然而然”与庄子的“梦蝶”“齐物”里找到认同 。 他常年在浙江天台山居住工作 , 追慕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唐代诗人寒山 , 欣赏其超然物外的精神 。 与此同时 , 他经历并关注着外部文化的裂变 。 “虫 , 蛹 , 蛾 , 蚕的一生中有三次‘蜕’ , 蜕变对于蚕来说生命必然的历程 , 我们的历史也是如此 。 ”梁绍基在采访中告诉澎湃新闻 , “一方面 , 我们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 歌颂它的奉献精神 , 另一方面又说‘作茧自缚’ , 这是悖论 , 而世界正是在这样的悖论中一直纠缠不休 , 这里面就有无数次的阵痛 , 无数的蜕变 。 ”
另一方面 , 西方哲学宗教同样影响了梁绍基的创作 。 在“85新潮”期间 , 除了东方哲学 , 他还从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加缪一路读到弗洛伊德 。 而在艺术表达的方法上 , 他又对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兴趣浓厚 , “我喜欢德国的表现主义 , 也喜欢马蒂斯、毕加索创作里的‘原始性’ , 从这些作品里我可以看到一个生命的‘源’ , 生命最本初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