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火红年华》收视率登顶 “老三线”电视前追剧,再忆峥嵘岁月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肖洋 席秦岭 图据攀枝花日报
9月25日晚黄金时段 , 央视一套上新《火红年华》 。 这部反映攀枝花三线建设的电视剧 , 在播出的第一天就拿下收视率第二的好成绩 。 而随着剧集持续播出 , 《火红年华》的收视率也一路走高 , 来到第一的位置 , 将三线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再次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
年华|《火红年华》收视率登顶 “老三线”电视前追剧,再忆峥嵘岁月
文章图片

四川省劳模、攀钢矿业公司兰尖铁矿退休电铲车司机李绍先(右二)和家人收看《火红年华》 。吴晓龙 摄
荒芜之地 , 建起钢铁之城
【年华|《火红年华》收视率登顶 “老三线”电视前追剧,再忆峥嵘岁月】20世纪60年代 , 为满足备战需要 , 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 国家启动“三线建设” , 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听从召唤 , 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 。
在全国三线建设中 , 攀枝花是重中之重 。 当年 , 数十万建设大军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起了攀钢 , 建起了攀枝花这座“百里钢城” , 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形成了一个百万人口的现代工业城市 。
提及当年的事 , “八闯将”吴恒泰说的第一个词是艰苦 。 他说 , 那时 , 他作为成都送变电工程处班长 , 带着一支200多人的队伍率先进入攀枝花的地界 。 他们坐着卡车翻山越岭 , 花了5天时间才到 。
吴恒泰回忆 , 在1964年10月底到1965年6月初 , 攀枝花几乎没有下雨 , 他们的工作是架设高压电线 , 从一个山沟沟爬到另外一个山沟沟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 为此 , 在出门前 , 他们需要灌满水壶 。
6月一过 , 攀枝花迎来雨水 , 户外工作的工人们高兴地拿壶接水 , 但长时间的干旱加上山上有放羊 , 所接水里大肠杆菌严重超标 , 雨一停 , 接了水喝的工人全部拉肚子得痢疾 。
“走路都是飘飘荡荡的 。 ”吴恒泰说 , 那时工程紧 , 生病的人就到医院去和医生“打招呼” 。 “他们让医生开药 , 不开休息条 , 休息条一开 , 就得强制休息 , 工作就做不完了 。 ”他说 ,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 他们将一根根电线杆树在峻岭陡坡上 , 解决了当时攀枝花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
而在三线建设时期 , 像吴恒泰一样的“攀一代”们还很多 , 他们在“七户人家一棵树”的土地 , “白天杠杠压 , 晚上压杠杆” , 喊着“好人好马上三线 ,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 ,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为共和国的发展竖起钢铁脊梁 。
年华|《火红年华》收视率登顶 “老三线”电视前追剧,再忆峥嵘岁月
文章图片

李有兰老人(中)和儿子赵红军(右)、孙子(左)赵学峰收看《火红年华》 。 吴晓龙 摄
电视机前追剧 “老三线”再忆峥嵘岁月
得知讲述攀枝花三线建设故事的电视剧要开播 , 李有兰早早的就吃过了晚饭 , 和儿孙守在电视机旁追剧 。
李友兰今年73岁了 , 住在攀枝花市西区 , 18岁时 , 她就从四川苍溪来到攀枝花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 她回忆 , 当时工人们进入清香坪 , 头上是青天一顶 , 脚下是乱世荒山 , 山上是风吹空林 , 荒草连着高天 。
“三线建设 , 电力必须先行 。 ”李有兰说 , 当时为了尽快建好502电厂 , 她们这些女同志也和队伍中的男同志一样 , 挖基坑、打石头、拌合混凝土 。 她说 , 那时条件艰苦 , 没有房子住就住“干打垒” , 没有桌椅板凳就用床铺、箱子、背包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