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曹叡君臣对一个人质的态度,引起后世史学家的隔空争论
《三国志》正文短小,后世史学家裴松之为其作注,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其他人对三国人物、事件的评论。裴松之在引用的同时,有的时候也会针对前人的评论进行自己的看法。比如曹叡君臣对一个叫做公孙晃的人质的不同态度,就引起东晋史学家孙盛与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的隔空争论。这是怎样一件事呢?
文章插图
公孙晃是公孙度的后代,公孙度是辽东公孙氏的创造者,也就是后来公孙渊所建立的燕国的奠基者。公孙度在东汉末年取得辽东地区的控制权,他死后将位置传给儿子公孙康;公孙康去世之后,由于他的儿子年纪幼小,所以弟弟公孙恭继承位置。
文章插图
按照史料记载,公孙康至少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本文要提到的公孙晃,另外一个就是后面开创燕国的公孙渊。在公孙恭统治辽东时期,虽然曹魏无法实际控制辽东,但是也收获了公孙恭的臣服。当然仅仅凭借口头上的臣服是不够的,需要有人质作为把柄。当初曹丕与孙权翻脸就是因为孙权口头臣服,实际拒绝交出太子孙登作为人质。公孙恭没有子嗣,他的侄子公孙晃成为人质到曹魏,公孙渊则留在辽东。后来公孙渊反叛公孙晃,成为辽东的统治者。
文章插图
公孙晃作为人质在曹魏,自然承受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公孙渊上位之后。公孙渊在没有公开反叛的时候,就已经是首尾两端,公孙晃在做人质的时候,多次向曹叡上表公孙渊的野心。等到公孙渊真的公开反叛,建立燕国,公孙晃的处境自然非常危险。由于之前公孙晃有“数陈其变”的举动,曹叡不愿意公开处死公孙晃,但是又因为公孙渊背叛自己,所以打算采取隐诛的方式,在狱中杀死公孙晃。
文章插图
曹魏大臣高柔不忍心公孙晃无辜被杀,因为公孙晃毕竟之前有过陈述公孙渊罪行的举动,他劝说曹叡对公孙晃网开一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今进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卡在中间不上不下。不过曹叡最终还是没有听从高柔的建议,派人带金屑酒毒杀公孙晃,保全公孙晃全尸,然后再厚葬,算是对公孙晃有言在先的一些照顾。
文章插图
对如何处理公孙晃这件事,不仅曹叡和高柔君臣之间有分歧,后世史学家孙盛与裴松之之间也有严重的分歧。孙盛是支持曹叡的做法的,认为虽然公孙晃确实是无辜的,但是身处这样一个身份上,也是必须被杀的。如果曹叡放过公孙晃,将来所有的人质都可以背弃在外的家族,向统治者表露忠诚,以保证自己的性命。这样的话人质就失去了意义。
文章插图
而裴松之则认为孙盛是夸大其词,只会捡高大上的话说。公孙晃已经向曹魏投诚,曹叡还处死公孙晃。这样一来的话人质是“言之亦死,不言亦死”,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曹魏投诚。
文章插图
何况类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当初赵括的母亲认为赵括不适合成为主将,就提前告诉赵王,事后也没有因为赵括的全军覆没而获罪;后来钟会的哥哥钟毓看出钟会的野心,劝司马昭注意钟会,司马昭也承诺日后会放过钟毓及其子孙。所以裴松之认为曹叡即便放过公孙晃也没有什么问题。至于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小编不置评论,还是靠读者自行判断吧。参考文献:《三国志》
- 春游$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醍醐灌顶!
- 孔子@孔子与老子谁更厉害?看看他们对美色的态度就知道了!
- 女孩|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本事,并非看他赚多少钱,而是对这3件事的态度
- 问题|日本人对刘鑫的态度: 为何与我们不同
- 薛洋@魔道祖师若晓星尘复活,义城组结局会如何魏无羡态度说明一切
- 事业单位|如果大领导的用人态度是: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干,员工该咋办?
- 红楼梦#贾政为什么不见林黛玉?他对林黛玉的态度,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 书家$晚明代表书家是哪三位?他们临古态度上又为何相似?
- 于元丰#苏轼不为人知的一首词, 反映了他后半生的人生态度
- 诗人@龚自珍不容错过的一首诗,写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