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性无关,与马有关 瑜伽起源和性有关系吗( 二 )


大约公元前4世紀、梵语文法的集大成者帕尼尼(??????,Pā?ini)编著了 《八篇书》(???????????,A??ādhyāyī,也称Panini Grammatik),对梵语构词学用近4000个规则进行了公式化,标志着吠陀梵语时代的结束 。其中给出yoga的词根是√yuj,它同时具有与驭马有关的“连接”,以及在个人修行实践中过程的专注、禅定、三摩地(?????,Samādhi)的意思 。由√yuj派生的名词yoga用来指许多种控制心灵的方法,另一个名词yogin则指遵行这些方法的实践者 。在《慈氏奥义书》(或译作《弥勒奥义书》)和帕尼尼的文法书中,最早地用古典梵文记录了这些瑜伽方法和修行者 。
从这一时期开始,yoga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泛印度的概念,泛指任何苦行和冥想的技术和方法 。从词源上,yoga表示对牛、马的驯服;而人若想获得解脱,则要从驯服身体及感官着手 。这是一条通过严格的自律,来克服人类天性中的散漫和惰性,以期获得最终的自由的解脱之路 。自律的途径包括极端苦行、调息、冥想等,源自模仿不同动物姿态的瑜伽体位法,也是超越人类存在处境的方法之一 。
3.瑜伽的历史比《爱经》长多了

与性无关,与马有关 瑜伽起源和性有关系吗

文章插图
《爱经》棕榈叶抄本(资料图/图)
公元前1000多年便已出现于文献中的瑜伽(???,yoga),历史比佛教、密教、印度教都要久远许多 。“毁文”提到的《爱经》的现存文本,据将其翻译成英文的印度学家Wendy Doniger考证,最早是在公元225年之后进行撰写的 。不过,更需要澄清的是,《爱经》从来不是印度的正统经典,无法作为考察瑜伽一词本义的材料 。
在之后的发展中,瑜伽派是不折不扣的印度六派哲学(公元4-6世纪之间确立,包括弥曼差、吠檀多、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之一 。今天许多瑜伽学院奉为祖师的圣哲帕坦伽利(???????,Pata?jali),并不是发明瑜伽这项技术的人,但他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系统地整理出了《瑜伽经》,使得瑜伽派最终在婆罗门哲学传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
在汉文佛教经典中,yoga一词由天竺僧人真谛翻译为“相应”,玄奘在《瑜伽师地论》中才将其译作汉文“瑜伽”,指的是大乘佛教修行者(即?????,yogin,瑜伽行者)修行的境界、行为、果报的相应 。
从身体实践方面考察,瑜伽行者追求奉行清净无染的梵行,纵欲绝对是一件有损修行的事,将对性力的崇拜归因为瑜伽是不公平、乃至扭曲的 。与瑜伽修行所追求的绝对解脱的快乐相比,两性交媾的快感转瞬即逝,简直不值一提 。至于印度在公元1、2世纪左右出现的推崇性力的湿婆派,以及公元7、8世纪兴起的性力派(?????,?akti)运动,乃至密教中的双休和欢喜佛等,有其各自的思想脉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不是源自瑜伽这个概念,最多只能说,它们的某些修行方法采用了具有瑜伽要素的一些技巧 。“毁文”中提到的瑜尼(????,yoni)和林伽(?????,li?ga)最早是在湿婆派大行其道之后才流行的概念,实在比瑜伽的出现晚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