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72潜艇严重事故 带伤挫败外军高强度围堵( 三 )


“如果不关停主电机 , 主机舱进水将导致全艇短路断电 , 甚至引发火灾 , 一片漆黑、氧气耗尽的情况下 , 我们还怎么自救?”“如果不封舱 , 大量海水将可能进入其他舱室 , 前面所有的救援措施就会前功尽弃 。”“如果堵漏失败 , 你知不知道面临着什么?”采访人员也说出了另一个如果 。“这样的问题 , 不少人都问过我 。当时就是生死一线之间 , 所有人的想法 , 就是如何把潜艇浮上去 , 哪还有还有功夫考虑生与死?如果换成朱召伟和毛雪刚 , 也一样会这么干!”“怕死不当潜艇兵” , 这是王红理、陈祖军和他的战友们的信条;而绝境中生的希望 , 不在于私心之中的胡思乱想而是“同舟共济”的信赖 。
生死背后的细节追问
作为一篇典型报道 , 似乎这里就可以结束 , 但作为网络报道 , 还需要更多的细节 。在372潜艇内一间狭窄的小会议室内 , 王红理支队长向采访人员详细解释了372潜艇掉深的危险性 。“一般来说掉深并不可怕 , 由于受海水密度和洋流的影响 , 潜艇在低速巡航中经常有掉深的情况发生 , 这次危险性首先在于我们在大深度潜航时 , 碰上了密度变化剧烈地海流断崖 。”王红理说 。原来 , 372潜艇出于潜艇隐蔽前提的需要 , 在数百米大深度低速航行 。而潜艇的浮力等于其等体积水的重量 , 而洋流等造成海水密度突然下降 , 就等于这一区域骤然减少了浮力 , 从而引发潜艇掉深 , 而大深度掉深就很可能造成沉没 。“这就像山间开车一样 , 前面突然出现一个悬崖 , 车就掉下去了 。”王红理说 。然而他的下一句话却让采访人员目瞪口呆 , “诡异的是 , 我们潜艇遇到的水下断崖 , 位置是变化的 。”
因为海洋内部充满了动态变化的流体 。即便是372潜艇再次来到险情爆发的海域 , 却不见得再次碰到这个危险的“水下断崖” 。“这不等于说开车随时可能出现断崖 。”“没错 。但你别忘了我们潜艇可是会‘飞’的 。”在海洋这个三维环境中 , 潜艇实际就相当于在海水介质中翱翔的“飞行器” 。即便是应对捉摸不定的掉深 , 潜艇依然可以通过发动机增速和舵面配合 , 来增加升力“飞过断崖” , 或者采取水柜供气的办法 , 增大浮力来提升高度 。“但当时潜艇的主机舱管路却发生破损 , 这等于把我们逼到了死角上 。只有向所有水柜供气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不过 , 王红理不是“言出法随”的神仙 , 372潜艇闯过鬼门关 , 靠的是及时准确的命令 , 也靠着全艇几十名官兵超水平的配合 , 甚至舍生忘死的决绝 。只有平安归来的372潜艇官兵们 , 能告诉采访人员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走近是不够的 , 只有走进这艘潜艇 , 采访人员才能感同身受那惊心动魄的3分钟 。
与人奋斗 , 与敌奋斗 , 其乐无穷
【中国372潜艇严重事故 带伤挫败外军高强度围堵】生与死的考验刚刚结束 , 进与退的抉择接踵而来 。正是潜艇官兵在几个小时内迅速将经航电机恢复 , 才有了进或退的选择 , 这实际是一个好消息 , 说明潜艇又具备了机动能力 。“高压气决定潜艇上浮下沉的能力 , 由于当时艇上电量充足 , 压缩机又是可以恢复来制造高压气 , 因此我决定将潜艇下潜隐蔽 。”王红理回忆当时的决定 。采访人员站在狭窄的舱室里面 , 很难想象372潜艇是如何抢修装备的 。王红理告诉采访人员 , 全艇上下官兵都是没日没夜的干 , 那些进水的电气设备 , 需要用蒸馏水清洗 , 然后用酒精擦拭 , 最后再用吹风机和红外灯烘干 , 一些机电部门人员都是整天趴在设备上修理 , 心理和生理的压力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