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博物馆|泥河湾博物馆:全国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 二 )
文章插图
玉猪龙
玉猪龙出土在一个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为单人仰身屈肢葬,墓主为女性,年龄约40岁,在墓主右侧颈部,佩戴着这件玉猪龙。
玉猪龙为乳白色,呈“C”形,高3.3厘米、宽2.6厘米,玉质、猪首、蛇身,形状像胚胎,猪首双耳高耸,吻前伸,鼻尖阴刻皱纹,首尾相对,外侧有缺口,中部对钻大孔,耳后一小穿孔,与猪首结合卷曲部分为蛇体,即龙的原始形态。很多植物在萌芽时都是卷曲状的,如母腹孕育的婴儿呈卷曲的,昆虫在幼虫时是卷曲状,动物在休眠之时是首尾相接的。先民们认为胚胎是创造一切生命的神物,这就是龙文化之根,被视为龙的雏形。玉猪龙为红山文化“龙”的图腾。年代距今约5000多年,为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
佩戴玉猪龙的墓主具有非凡的身份,是集神权与政权于一身的特权者,玉猪龙被认为是沟通天地的神器,能行云播雨、镇邪降福。它也是政权的象征,如同今天的印章,能发号施令、调兵遣将。以玫瑰花为象征的中原仰韶文化和以龙为图腾的东北红山文化在桑干河流域相撞融合,从此拉开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帷幕。
5000年前,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在桑干河一带征战融合,创造了中华民族公认的“龙”的图腾,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中华民族从这里走来”成为河北省三大文化品牌之一。
侯文玉告诉采访人员,199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姜家梁遗址挖掘出土6000多年前的玉猪龙时,因当时阳原不具备保护文物的条件,玉猪龙一直在省文研所保存。后来,在阳原泥河湾博物馆工作人员努力下,2019年12月15日,玉猪龙终于回到阔别24年的“老家”阳原,并成为“镇馆之宝”。
彩陶瓢形器:红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瓢形器出土于姜家梁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桑干河北岸,阳原县东城镇西水地村。1998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挖掘发现,属于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
文章插图
瓢形器为泥质红陶,球径为22cm,圆口径8cm,通高32cm。直柄中空,末端封闭,在近末端处有两个相对称的穿孔,柄与空腹球体自然连为一体,球体在近柄处有一圆口。
我们祖先学会了将柔软的粘土,通过炼制变成坚固的陶器。在姜家梁遗址,就发现了大量陶器,有陶盆、陶罐、陶豆、瓢形器等。其中大部分器物以灰陶为主,仅有一件彩陶器物——瓢形器,这种形状的器物在其他遗址中也比较少见。
侯文玉告诉采访人员,那件彩陶器物因为很像民间舀水用的“瓢”的形状,故阳原老百姓把它称之为“瓢形器”。那么祖先当时是用瓢形器来盛水的吗?仔细研究,这个瓢形器的口比较小,好像不适合舀水。关于它的用途有很多种猜想,第一、韩国和日本的专家认为它的名字应该叫“播种器”。把绳子穿过长柄套在头上,一边走一边拍器物,种子会随之从腹肚中的圆口中撒出,以起到播种的作用。第二、有人认为这是一件“香薰器”,当时先民们住在茅草屋里,每逢夏季蚊蝇较多,可以在腹肚里放上一些艾草或其他防蚊蝇的植物点燃熏之。听起来也很有道理。第三、认为它是先民们用来保存火种的器物,因为把火种放进去,既能通风不熄灭,又能燃烧得很慢,能保存较长时间。先人们取火,不像今天这样容易,保存火种是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第四,认为它是祭祀礼器,腹肚前那个空空的圆口,则是“天眼”,可以洞察未来,预知一切……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脑洞大开、思维活跃的人。
- 迎春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 欧洲#到湖南省博物馆共享“欧洲盛宴”
- 都城#投资超6亿!河南将新增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馆
- 山东博物馆|“萌虎出征”!山东博物馆首次参与支付宝五福 携“汉虎钮铜錞于”迎新春
- 任金岭|当年那个扬言100亿补偿也不卖房的河南村民,如今成了博物馆馆长
- 园林&春节这个古代“冷门”风雅习俗,在园林博物馆展出
- 博物馆|3D数字化技术让盲人也能欣赏艺术之美
- 清逸之|春节这个古代“冷门”风雅习俗,在园林博物馆展出
- 屋漏痕$由卫夫人《笔阵图》说起,探微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与中锋行笔
- 山东博物馆|探访山东沉浸式矿物展 真实再现多彩矿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