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二 )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如前 , 块修工具是早期PS中仿制图像工具的进阶 。 仿制图像工具指使用者找到需要修饰与被修饰的区域 , 利用两区域中相类似的内容进行复制、粘贴的方法 , 比如最常见的皮肤、草地、天空修饰等 。 这个操作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经验和审美 。 越是老到的人 , 修饰的图片越是完美 。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 , 尤其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受到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理论的影响 , 人们尝试让计算机进行一系列略为复杂的运算 。 块修工具便应运而生 。 只要稍稍展开一点点计算机理论 , 我们便能清楚理解块修工具的逻辑原理 。 仿制图像工具依靠人的经验判定 , 将需要修改的区域进行复制和粘贴;如此 , 块修工具也可以按照以上原则 , 在选定符合一定条件的修改区域后 , 依靠计算机预设的算法 , 自动完成计算 , 达到与人的经验相类似的效果 。
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这个过程完全得益于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运算量 。 在块修工具的使用中 , 计算机假设给定的区域相互接近 , 可以满足复制、粘贴的基本条件 。 计算机先进行识别、梳理和分析 , 再进行复制、粘贴 , 从而完成块修过程 。 至于为何称之为块修 , 也源于目前计算机无法满足点(像素)运算的数据量 , 而只能对多个点(块)进行数据运算 。 通过成倍量的运算 , 计算机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 实质上只是对设定的数学公式进行了特定范围内的重复运算 。
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忻力的《块修》系列起于他对于软件的失误操作 , 也就是对给定条件的有意违反 。 本来应该是相似区域的复制、粘贴;现在变成了不同区域或无关区域的复制、粘贴 。 其结果是计算机自我运算的失常 , 也可以视为对现有一系列条件的突破 。 然而这种突破又基于非理性的无意识 。 因为忻力在选择块修的复制、粘贴区域时 , 两者的关联性只取决于他观看当时的顺眼或不顺眼 , 而此中的道理无从解释 。 若一定要给出某种特定讲法 , 只能说这是作者创作时心底的非理性经验和无意识状态 。
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工具|线上谈|学者戴菲对忻力作品《块修》系列的解读
文章图片

《块修》忻力
由于计算机的内设运算其实是一系列数学计算公式的累计 , 不妨可以视为人类利用理性工具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某种方式 。 这种借助数字技术 , 即借助数学理性、逻辑理性的艺术创作过程 , 没有出现于人类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 。 在当代数字技术的加持下 , 这个过程成为了未来艺术创作的新方向 。 即使从现有的作品来看 , 诸如忻力的《块修》系列 , 让人仍觉稍欠老练 , 但并不阻碍艺术家们向这个方向迅猛发展 。
从PS软件块修工具的基本设计来看 , 软件工程师架构了一个基础模型 , 也就是一个数学函数公式 。 通过输入 , 即选定区域;输出 , 即被修饰结果 。 对两者进行反复计算 , 从而达到完美呈现的结果 。 这个基本公式似乎并没有考虑世界的复杂和多样 , 而是一种单一的方法尝试整合世界上的一切现象 。 当然 , 图灵也曾如此来设想世界 , 他认为复杂的世界或许应归于某个基本公式 。 这个公式对等号两边的数据不加控制 , 可以进行循环往复的运算 , 从而得到令人惊诧的结果与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