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数怎么写( 三 )


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 。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 。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
扩展资料:
一、历史渊源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 。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 。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规定:每年全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都要派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钱粮数 。各级政府之间及与户部之间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 。
稍有差错,即被退回重报 。由于地方与京城相距遥远,为节省时间,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带上了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 。如被退回,则随时填写更正 。又因为空白账册上盖有骑缝印,不能做别的用途,户部也就没有干预 。
二、起源时间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重要账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
《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
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这就是说,用大写数字记数,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写数字
5. 阿拉伯数字怎么写好看 原发布者:jeffreywan149
阿拉伯数字的正确写法对于如何正确、规范和流利书写阿拉伯数字的问题,是我国会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功 。重视会计工作中数码字的训练,有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结合现实会计人员数码字书写的实际情况看,不仅存在大量不规范书写,而且存在“0”、“6”不分,“7”、“9”难辨的情况,况且还有把“1”改为“4”或改为“7”等错误现象,还有些人把汉字的书写艺术引入小写数字领域,主张在会计记录中将数字“1234567890”写成美术字 。所有这些,都不是财会工作中合乎规范的书写方法,也不合乎手工书写的正常习惯 。应该说,财务会计中,尤其是会计记账过程中书写的阿拉伯数字,同数学中或汉文字学中的书写方法并不一致,也不尽相同 。从字体上讲,既不能把这些数字写成刻版划一的印刷体,也不能把它们写成难以辨认的草字体,更不能为追求书写形式把它们写成美术体 。从数字本身所占的位置看既不能把数字写满格,占满行,又不能把字写得太小,密密麻麻,让人不易辨清楚,更不能超越账页上既定的数格 。从字型上看,既不能让数字垂直上下,也不能歪斜过度,更不能左倾右斜,毫无整洁感觉 。况且,书写后要让人看着合乎规定要求,既流利又美观,还方便纠错更改 。总之,财会工作中,尤其是会计记账过程中,阿拉伯数码字的书写同普通的书写汉字有所不同,且已经约定俗成,形成会计数字的书写格式 。其具体要求是: 1、各数字自成体型,大小匀称,笔顺清晰,合乎手写体习惯,流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