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烧包怎么写( 四 )


中元节[1],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1]
6. 七月半烧包,究竟包怎么写 “袱包”是古时祭奠逝者,将冥币以信袱的方式化给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 。相当于现在人邮寄钱财 。由于地域不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写法大有讲究,随着老一辈的逝去,正逐步失传 。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 。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
农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 。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 。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灵时,都要烧包袱 。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 。将打好的纸钱,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 。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
父母死三年内:父称 新逝显考,母称 新逝显妣 。孝男:XX、XX
三年后:父称故显考,母称故显妣 。孝男:XX、XX
其格式如下:
故显考(姓)公 讳(名字) 老大人 正魂收用或冥间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
故显妣(父姓)母 (母姓)老孺人 正魂收用或冥间受用或受用或收用(任一都行)
孝男: XX 孙:XX 时间:年号(六十花甲)七月十四(或中元)
其他亡亲称呼:
九代:故鼻祖考(妣) 孝耳孙
八代:故远祖考(妣) 孝云孙
七代:故太祖考(妣) 孝乃孙
六代:故烈祖考(妣) 孝弟孙
五代:故天祖考(妣) 孝来孙
四代:故高祖考(妣) 孝玄孙
三代:故曾祖考(妣) 孝曾孙
二代:故祖考(妣) 孝孙
一代:故显考(妣) 孝男
7. 鬼节烧包怎么写 一般用用纸包袱祭祀逝去的亲人 。
包好后一烧,就算把钱寄出去了,就像邮局寄包裹一样,只不过收件人在阴司地府 。既然是寄钱的包裹,就得写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当然是没法写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 。
这叫写包袱 。写包袱有很多讲究,学问很深,所以请读过书的老先生写的多 。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 。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 。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孙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