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帝国需要强大的对手 唐朝周边军事力量( 二 )


二、回纥(Uighur)
回纥是铁勒族的一支,又译为袁纥、韦纥,建国后长期沿用回纥名称,意为团结、协助 。到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请唐朝批准改名为回鹘(hú,鹰隼),意为回旋轻捷如鹘 。回纥活动在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分为九个氏族,史称九姓回纥或内九姓,其中药罗葛最显赫,可汗多产生于该氏族 。隋唐之际,回纥隶属于突厥,由于同是游牧族,又长期共处,因而情况相似 。回纥"胜兵五万,人口十万人" 。"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 。"首领菩萨"有胆气,善筹策,每对敌临阵,必身先士卒,以少制众,常以战阵射猎为务"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贞观元年(627),菩萨和薛延陀在突厥北边滋事,颉利可汗派儿子欲谷设率领十万骑进讨,菩萨以五千骑兵大败突厥 。菩萨率众归附薛延陀,号称"活颉利发",回纥从此勃兴 。唐朝灭掉东突厥,给薛延陀和回纥同时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贞观二十年(646),回纥首领吐迷度攻杀薛延陀可汗,紧密配合了唐军消灭薛延陀的行动 。次年,唐在漠北推行府州制度,以回纥部为瀚海都督府,委任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 。吐迷度在回纥内部称可汗,建立汗国,"署官号皆如突厥故事"(《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可想见各级军事长官的称号和突厥一样 。东突厥复国后,回纥受其奴役,迁至河西居住 。东突厥内乱,回纥首领叶护联合其它部落进攻突厥,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天宝四载(745),回纥灭突厥,填充这块空间,成为漠北雄国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居住在回纥西部的黠戛斯灭回纥 。回纥亡国后,大部分人西迁,主要一支迁至今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一带,建立高昌回鹘政权,一支迁帕米尔以西,一支迁河西走廊 。小部分东附奚、室韦,后被黠戛斯押回漠北 。
在周边诸多民族中,回纥同唐朝的关系算是最好的 。安史叛乱突然爆发,渔阳(今北京市)鼙鼓惊心动魄,沉酣在承平梦境中的唐政权猛地揉了揉眼睛,临时拼凑素未训练的民众,从武库中拿出已经锈烂的武器,同安史骑兵对垒,结果屡屡失败 。唐朝需要骑兵对付叛军,于是派人赴回纥修好征兵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九月,怀仁可汗派其太子叶护率领大将帝德等兵马四千余众赴关中,随同元帅广平王(后来的唐代宗)、副元帅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和西域兵,一共十五万,在长安西面同十万叛军作战 。叛军气焰嚣张,唐军"为贼所乘,军中惊乱" 。叛军精骑埋伏在唐军大营东面,准备袭击唐军 。回纥骑兵援救唐军,出击叛军精骑,"翦灭殆尽,贼由是气索"(《资治通鉴》卷220),从而改变了战局 。回纥与唐军密切配合,杀叛军六万,趁机收复了西京长安 。十月,广平王、郭子仪率领唐军和回纥兵马东进,临近陕州(今河南省陕县),同叛军交战 。回纥"遇贼伏兵于谷中,尽殪(yì,杀死)之" 。郭子仪不利,退却数里 。回纥援救唐军,追逐二十余里,叛军败北,"人马相枕藉,蹂践而死者不可胜数,斩首十馀万,伏尸三十里"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回纥趁机收复了东都洛阳 。乾元元年(758)八月,怀仁可汗又派王子骨啜特勤及宰相帝德等骁将三千人,帮助唐朝平定叛乱 。回纥骑兵的参战,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重要原因 。
然而唐朝却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是拆东墙补西墙 。一方面,回纥抢劫成癖,把战争看成是发财的好机会 。刚刚收复长安,回纥便要在城内外抢劫,被广平王强行劝止 。收复洛阳后,广平王不得不姑息 。回纥把洛阳府库中的财帛收缴一空,在市井村坊抢劫三天,"财物不可胜计" 。洛阳士女惊恐万状,登上圣善寺和白马寺的阁楼避难 。"回纥纵火焚二阁,伤死者万计,累旬火焰不止 。"在后来的和平年份,住在长安的回纥人动辄驱马作乱,抢劫马匹、财物、子女,甚至行凶杀人 。当唐方将凶手关进万年县(长安城东半部)监狱,回纥首领赤心"自鸿胪寺(外交部)驰入县狱,劫囚而出,斫伤狱吏"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另一方面,为了酬谢回纥的功绩,唐朝不断给予他们大量的赏赐,以高价大量购买他们的马匹 。病马、老马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为支付马价,国家加重征收百姓的绢帛,财政被拖得十分困难 。白居易《阴山道》诗说:"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土(一作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 。阴山虏,奈尔何!"(《白居易集》卷4)唐朝因此不敢再轻易让回纥介入内战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宰相裴度受命讨伐河北叛乱藩镇,"回纥请以兵从度讨伐" 。朝中议论,认为安史乱中"回纥收复两京,恃功骄恣难制",都不同意再招惹他们 。唐穆宗于是派人通知他们,但他们自行开赴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县),拒绝听命 。唐穆宗不得已,"诏发缯帛七万匹赐之,方还" 。(《旧唐书》卷195《回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