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说怎么写( 二 )


2. 心理小说是什么 你好 中国人看小说,一向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较少注意心理描写 。
自从对外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一批心理小说的翻译出版,诸如意识流、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潜意识等等新的创作手法,都陆续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心理小说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文学流派,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小说呢? 心理小说 可以视为一种概念,其内涵因认识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通常泛指以心理分析为特征的小说 。
最早创作心理小说的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他的《梅西知道什么?》、《专使》等小说,人物不多,与以往现实主义那种注重写人物命运和故事不同,它主要刻画人物心理的戏剧性变化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分析理论之后,描写心理活动、反映心理现实的心理小说更趋活跃 。
这种小说究竟是作家的独创,还是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产生,虽尚无定论,但它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分析心理小说,自然应该了解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机制的三种主要模式:动力的、经济的和解析的 。
心理动力的模式,指的是无意识的驱动力与同样强大的压制力之间的冲突;前者力图释放出来,而后者极力压制无意识的冲动,两者在斗争中形成某种调和,通过精神意象、行动和词语表现出它们的征象 。经济的模式,是指心理能量或心理激情的分配和流通,它们依附于客体和身体的一些部分 。
在人的主体内部,有一些本能的能量,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它们必须在客体、身体和精神内容之间进行分配 。这种机制的前提,导致“转移”和“凝聚”,通过无意识使观念与情感分离 。
解析的模式,是把心理机制分为不同的分支 。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把精神分为三个系统: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
意识是知觉领域,是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潜意识是通过意识召唤的意识,通常与记忆相关,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和了解;无意识是意识被压抑的领域,被排斥在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之外 。另一种也称之为结构模式,它把精神分为三种力量:本我(本能力量的核心)、自我(表达主体对外部世界的认同和思考)和超我(表示内在化的社会的戒律或良知) 。
虽然作家写作时并不一定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心理机制,但人们对心理小说的认识,却常常难免依托这些心理机制的模式 。不同作家的心理小说有不同的写法,但是也可发现有某些共同或相似的特征 。
首先是突出意识流 。英国著名心理小说家弗吉尼亚·吴尔芙就说过,作家创作如果是“基于自己的感情而不是传统的手法,那么就不会有情节、喜剧、悲剧,不会有常规风格的爱情描写和悲惨结局”,她进而指出:“我们从意识的开端到结束,都被一个闪光的晕圈和半透明的物体所包围 。
无论它显得多么失常和复杂,小说家的任务难道不是在尽量少地掺入异己和外在因素的情况下表达这种变异,这种陌生和无限制的精神吗?”吴尔芙显然是把小说置于意识流的一种诉求 。她认为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美学,一种人人都生活于其中的诗化的幻象,一种与艺术家的状况类似的意识 。
【心理小说怎么写】心理描写高手、英国名家D·H·劳伦斯也强调:“我们必须放弃自始至终向前———向前———向前的方式,必须使思想循环运动或不断掠过一连串的意象 。把时间看作沿一条直线发展的观点,无情地伤害了我们的意识 。”
总之,这种现代意识小说,广泛运用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方法,充满了心理活动的轨迹;它脱离了线性的时间观,摆脱了传统讲故事的手法;它虚化了物质世界,超越了现实主义的局限;它以立体的时空观安排人物、故事和情节,使读者经历意识的美学活动 。所以,表现意识流,超越时间和历史,微妙独特的风格,内向性,内心自我,以及看似无意义的巨幅全景,等等,就构成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