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的甲骨文怎么写的( 二 )


3.为了
为市鞍马 。——《乐府诗集·木兰诗》
则众何为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为怨者故 。
生为之饱 。——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为国捐躯(为国家献出生命);为好成歉(将好事变成坏事);为许(为此)
4.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为具言所闻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 。
为弟子说前代事 。——清·周容《芋老人传》
”wéi ”
1.〈介〉
被——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
为乡里所患 。——《世说新语·自新》
为予群从所得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为操所先 。——《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 。——《广东军务记》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
2.于,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 。——《淮南子》
3.和——表示并列关系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孟子·公孙丑下》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战国策》
4.则,就——表示承接关系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5.如,若——表示假设关系
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 。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史记》
6.或,抑——表示选择关系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
《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 。”——《诗·周颂·思文》疏
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助〉
7,。的,之——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后汉书》
8.宾语前置的标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孟子》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 。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 。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 。如:何乐而不为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予无所用天下为 。——《庄子》
何命焉为 。——《墨子·公输》
4. 山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 。
“宣”,指地气,徐锴注“山出云雨,所以宣地气”;“有石而高”是指“地气”产生于高高的石山之上,王筠注“无石曰丘,有石曰山”;“象形”,徐锴说是“山”字“象山峰并起之形” 。可见,“山”字的本义不是指山,而是指有石头的山项上可视的“地气”(山岚);因为最古老的“山”字“象群峰并起之形”,因形转意,后来“山”字才富有山的含义 。
老虎洞山顶上的那块巨石活象“群峰并起之形”的“山”字,其山在连山小平原又相对地势较高,看上去常常有白色云烟状“地气”产生,与“山”字的起源特征完全吻合,于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山”字是连山的古人发明的 。“山”字发明在什么年代呢?这涉及到中国文字起源的问题 。
2003年7月8日的《湖南日报》报道,湘西沅陵发现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古人类洞穴遗址,洞内石壁上有古象形文字 。《中国原始社会史》载,中原地区在六千年前的半坡仰韶遗址陶器上发现百多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