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文怎么写( 二 )


金文--是指各种镂刻或鋳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代至秦汉时期,统治者和贵族主要采用铜和锡的合金构成青铜,因为加了锡的成分,铸造出来的器物呈青灰色,故称青铜器 。其上常常鋳上或刻有文字,通称铭文,又称金文 。青铜器中的礼器以鼎居多,乐器以钟居多,所以前人便把钟和鼎作为青铜器的别称,其铭文又称为钟鼎文 。
石刻--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包括石经、碑版、墓志、石阙等 。如果不算原始的石刻岩画、石刻符号,石头作为文献载体的历史可能同青铜器一样早 。《墨子-明鬼》就说过:鋳之盘盂,镂之金石 。秦汉以来,石刻逐渐取代了金刻的主要地位 。
5. 甲骨文的马字怎么写 马字的甲骨文 什么叫甲骨文?所谓甲,就是龟甲;骨,主要指兽骨 。
古人迷信,常用甲骨占卜凶吉 。占卜以后,往往在甲骨上面写刻或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便叫做“甲骨文字”,简称为“甲骨文” 。
这种文字还有其他许多种叫法 。如“龟甲文”、“龟版文”、“契文”、“甲骨刻文” 。
“甲骨刻辞”、“贞卜文”、“卜辞”、”“殷虚书契”等等.但自从陆懋德于1923年发表《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之后,便约定俗成,多数学者统称“甲骨文”了 。这种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它和古代埃及的纸草文书、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 。
如今,甲骨文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甲骨文虽是我国3000年之前的文字,但人们亲眼看到这种古老的文字实物距今却还不到100年,而且围绕着谁是最早的发现者以及何人将其断定为商代遗物,展开了饶有趣味以至成为一桩尚未了结的遗案 。
说到甲骨文的发现,有人或许会不加思索地想起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清朝末年,确切地说是1899年,北京有个叫王懿荣的官员患病,遂清太医诊治 。太医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药是“龙骨” 。
王懿荣马上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购药 。药拿回家后,王懿荣逐一审视,当他无意间发现“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的文字时,禁不住大吃一惊 。
因为,王懿荣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金石学家,他意识到这种文字肯定有价值 。于是,寻根剖底,查明来历,又专门派人到那家药铺中将带有文字的“龙骨”以每字2两银子的高价全数买下来 。
至此,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在这一纯属偶然的机会中重见天日了 。王懿荣真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吗?有的学者根据那个雅趣的故事认定王懿荣就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
王守信在1981年出版的《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明确表示:“王懿荣不仅第一个发现了甲骨文,而且还首先将其时代断为商代” 。吴浩坤和潘悠在所著《中国甲骨文史》中也持此说 。
他们认为,说王懿荣吃中药偶然发现了甲骨文虽是传闻,但“王懿荣首先认识甲骨文,这一点该是无可怀疑的 。至于他怎样认出甲骨文的,那是次要的问题” 。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是王懿荣和刘锷共同发现的 。汐翁1931年在《华北日报·华北画报》发表的《龟甲文》中写道 。
王懿荣抓了药回家,他的好友刘锷(即《老残游记》的作者,也是著名金石学家)从药里发现了甲骨文后告诉了王 。但根据是什么,汐翁未作任何交待 。
对于王懿荣患病吃中药偶然发现甲骨文的说法有的学者提出了种种疑问 。疑问之一是北京菜市口在清朝光绪年间不曾有过达仁堂中药铺 。
疑问之二是中药铺的“龙骨”向来捣碎才出售,何来整块“龙骨” 。疑问之三是当年带字的“龙骨”药铺压根儿不收购,只有将字迹刮去的龙骨才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