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透彻理解钓鱼动作之“三轻”(精髓)

乐山|透彻理解钓鱼动作之“三轻”(精髓)

文章图片

乐山|透彻理解钓鱼动作之“三轻”(精髓)

文章图片

乐山|透彻理解钓鱼动作之“三轻”(精髓)

文章图片


钓鱼时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 打好的窝子发了 , 鱼星密布 , 可是没有预料到 , 连上几条鱼后 , 窝里的鱼就没有了 , 浮标也不动了 。 无论怎样把钩移来移去 , 都无济于事 。 为什么好端端的窝 , 怎么就没有鱼了呢?实在令人费解 , 一时也找不出原因 。 其实 , 追根到底 , 排除某些特定因素外 ,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 正是钓鱼人自己 。 因为自己动作幅度过大引起炸窝 , 鱼被某些生死险象吓跑了 。 说白了 , 就是钓鱼人的手脚太重 , 没有注意钓鱼的某些细节 。 那么 , 钓鱼应该注意什么呢?

1.轻放钩
打窝钓鱼 , 有3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甩鞭式 , 一种是弹出式 , 还有一种是直放式 。
甩鞭式放钓:像甩马鞭似的将钓饵甩在窝子前 , 再把它拉进钓点 , 使浮标竖起 。 特别是大风天 , 有的钓友喜欢采用此法 。
温差对上钩率的影响(精髓)

鲤鱼拒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技巧(精髓)
弹出式:一手握竿 , 一手捏住钓饵 , 像拉弓一样将竿拉弯 , 然后捏住钓饵的手放松 , 利用竿尖的弹性将钓饵弹入钓点 。 台钓基本使用此法抛投 。
直放式:利用钓竿的长度和钓饵与坠的重量 , 直接放入窝点 , 钓饵下降的速度可以控制 。
从常规上来说 , 这3种抛投方式 , 都是将钓饵放入水中钓鱼 , 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 但水下的情况却要比我们水上面看到的复杂得多 。

在自然水域或混合喂养的水域中 , 鱼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水体分布的 。 上层有白鱼、游鱼 , 中层有鳙鱼、鲢鱼、草鱼、鳊鱼 , 下层(底层)有鲫鱼、鲤鱼、青鱼 。 当我们打窝后 , 水中的这种自然状态被打破 , 鱼凭借自己的视觉、嗅觉和听觉 , 很快就发现水中的食物 , 于是从四面八方向窝点集中 。 此时 , 它们是毫无戒备的 , 不会预感有什么危险 , 如果不受惊扰 , 会一直将饵食完之后才肯离去 。 在此期间 , 由于动物的本能 , 仍会十分警觉的 , 如果发现身边情况异常 , 或有异物接触身体 , 会立即做出反应 , 迅速逃离窝点 。

钓饵进入窝点 , 首先要通过中上层 , 才能到达水底 。 我们希望钓饵正好放在鱼的嘴边 , 让它很快咬钩 , 但往往会事与愿违 , 钓饵可能落在鱼的背上或者鱼的头部尾部 , 这些现象 , 鱼是能感觉到的 , 而且应该是敏感的 。 由于落入水中的物体是有一定规律的 , 必须符合自由落体与浮力的法则 。 鱼的本能对正常的自由落体与异常的现象是能区分的 。 如果我们放入水底的钓饵过重过快 , 除了产生不正常的落体现象之外 , 还有可能直接撞击在它们的身体上 。 此时 , 正在窝上美食的鱼 , 哪怕有一条受到惊扰 , 必然会紧急地逃避 , 并会影响到其同伴 。 直到危险已经过去 , 才会重新回到窝点(还有可能不回来) 。 如果在短时间内 , 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 , 鱼就可能逃之夭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