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职业操守( 四 )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
最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它决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 。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始终是在阶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下存在和发展的;职业道德和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要求 。同样,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在很大范围上都是通过具体的职业道德形式表现出来的 。同时,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 。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在学校生活阶段和少年生活阶段所形成的品行,影响道德主体的道德风貌 。
6. 关于职业道德的作文 教师的职业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及作用,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一是先进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道德应当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先进的要求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通过言教,而且通过身教;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即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 。
二是示范性 。“师者,人之模范”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身心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 。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
三是继承性和稳定性 。教师的道德规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长期积淀、继承、发展的结果 。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今天的“春蚕”、“红烛”、“园丁”、“人梯”精神,两千多年来,教师道德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道德伦理财富 。
四是奉献性 。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虽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收效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今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
二、师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是导向作用 。良好的师德,对于引导、启发、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是凝聚和约束作用 。师德规范把教师凝聚成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群体,师德规范又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有着强烈的约束作用 。这种约束作用,一般是通过检查、督促、激励、评价等方式来体现 。三是辐射作用 。一方面,师德会通过教师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影响社会风气的改变;另一方面,师德还会通过学生对其家庭的作用而影响社会风气 。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
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 。其次,要严格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懂得依法履行教师义务,增强师德教育中的刚性因素 。第三,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机制 。除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外,应积极开展社会监督,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通过聘请校外各界人士担任师德校风监督员等方式,全方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