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 。
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 。送葬又叫出殡 。
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 。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 。
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 。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 。
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 。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 。
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 。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 。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 。
《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 。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 。
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葬礼程序的实例 设某人享年81岁,男性,军人出身,子孙满堂 。
更衣,着军装,穿寿鞋 。身盖黄绸,面蒙白绸巾 。
衣服上的纽扣要全部剪掉,用布带将衣服系好,但不能打“死结” 初步整容:五官复位,口内置金元宝或一枚硬币 。左手握一只金元宝(均为仿制品),右手握一根打狗棍(方便筷) 。
尸体用红线绑好,主要是手、脚 。家若有猫、狗要看管好,不能接近尸体 。
(以免死者灵魂被附于动物身上)运至殡仪馆 。家设简易灵堂 遗像:已事先准备好放大照片一张,购专用像框一个 。
置黑绸带 。供桌供奉:五谷一碗(用五样谷类),香炉一个,备香若干,时鲜水果、糕点旧式也供奉米饭一满碗,上插筷子一双,供大馒头,等 。
明灯:采购丧葬物品:黑纱、白花、白布、红布、烧纸、瓦盆(底部有孔)、纸活:公鸡、白幡、纸马(女用纸牛)、别墅、金银库逝世当日晚,由家属在瓦盆内烧纸,亲友来访亦烧 。第二天,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手续 。
第三天,出殡 。家属着装 直系晚辈血亲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 。
其他亲属戴黑纱 。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 。
其他来宾戴白花 。准备的物品:几日烧的纸灰用纸包七小包或七枚硬币、一寸照片两张 。
要带的物品:灵堂内的供奉、派出所的死亡证明、死者的衣物、白酒一瓶 。出殡前,将遗像放在头车前面,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车前,将瓦盆举过头顶,说:“爸爸,您一路走好”,遂将瓦盆用力摔碎,越碎越好,但不可摔两次 。
- 世的楷书怎么写
- 鼓的英语单词怎么写
- 行书的月怎么写
- 台字毛笔怎么写
- 猫发烧的症状有哪些? 猫发烧的症状
- 上海市宝山区小吃美食介绍 舌尖上的宝山区
- 兰猪耳的栽培技术
- 马鞍山市花山区小吃美食介绍 舌尖上的花山区
- 兰猪耳的繁殖方法
- 锦绣杜鹃的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