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天取经的真实唐僧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二 )


【一个西天取经的真实唐僧究竟是个啥样的人?】玄奘的西行路线是:经高昌 , 后取道焉耆、龟兹 , 翻越凌山 , 经粟特诸国境 , 过铁门(今乌兹别克南部兹嘎拉山口) , 入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国境 , 而后 , 沿今巴基斯坦北部 , 过克什米尔 , 进入北印度 。他在印度各地游历 , 到过尼泊尔南部 , 巡礼了佛教六大圣地 。贞观四年(公元631年) ,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 , 拜戒贤为师 。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 , 随后遍访印度各地 , 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重回那烂陀寺 。他潜心研习大小乘说 , 翻译各种经论 , 并将《老子》及《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 , 成为当地学问很高的佛学家 。
玄奘法师受到当时北印度统治者戒日王的盛情款待 , 并在戒日王的主持下 , 经过激烈辩论 , 战胜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辩论对手 , 被称为“大乘天” 。不仅如此 , 玄奘还在纳兰达寺取得学位 , 成为该寺院的副院长 。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 , 玄奘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回国 。玄奘历时十七年的西行求法 , 行程五万余里 , 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 。玄奘的高尚品德在天竺受到高度评价 , 更使之名播遐迩 。到了吴承恩老先生笔下 , 唐僧就成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 。
当玄奘归国进入玉门关的时候 , 唐太宗早己派使臣从长安赶来迎接 。一进长安 , 玄奘法师如同凯旋的英雄 , 沿途受到长安官民的夹道欢迎 。皇帝和他的政府 , 没有怪罪这位当年偷渡出国的僧人 , 反而在他学成归来时 , 礼遇有加 。玄奘也知恩图报 , 专门跑去拜谒太宗皇帝 。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龄选拨高僧 , 协助玄奘翻译佛经 。玄奘在回国后的十九年中 , 共译出佛教经论七十五部 ,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 成为佛教史上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齐名的四大翻译家之一 。同时也成为中国法相宗的创始人 。直至玄奘六十多岁去世 , 他一直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 , 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可谓鞠躬尽瘁 。
玄奘还遵照唐太宗的旨意 , 由协助译经的辩机和尚笔录 , 按照取经路线 , 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 , 对沿途所见的城邦、地区和国家逐章行进描述 , 其中不时穿插沿途所得传闻 , 还用“行”和“至”二字 , 把目睹的和耳闻的区别开来 。贞观二十年《大唐西域记》成书 , 全书十二卷 。玄奘将此书献与了唐太宗 。
《大唐西域记》的内容非常丰富 , 对各地的地理形势、水陆交通 , 气候、特产、民族、语言、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作了叙述 。特别是对各地宗教寺院的情况和佛教故事 , 也作了详细的记载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了解外部世界 , 是不可多得的着述 。
随着时光的流逝 , 《大唐西域记》愈来愈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史料价值 。众所周知 , 印度民族曾在古代创造过灿烂的文化 。但这个民族却不大注重历史的记载 , 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出现幻想过多 , 夸张过甚的倾向 。以至有学者认为:“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 。”出现了要想研究印度古代史 , 就须借助他国人的记载的现象 。而《大唐西域记》恰恰记载了印度很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活动时间 , 包括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 。这些记载 , 对印度佛教史与印度历史年代的确定及研究 , 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