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见怎么写( 四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书
4. 草书的遥字怎么写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 ,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
形成于汉代 , 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
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 , 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 。今草不拘章法 , 笔势流畅 , 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 。
狂草出现于唐代 ,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 , 笔势狂放不羁 , 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 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 , 都是现存的珍品 。
草书亦自不识 张丞相素好草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 , 皆讥笑之 。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 , 索笔疾书 , 满纸龙蛇飞动 。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 , 侄罔然而止 ,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 亦不自识 , 诟其侄曰:“胡不早问 , 致余忘之 。”
而张旭也被称为“草圣” 。[编辑本段]简史及特点 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 , 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 。
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 。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 文字应用频繁 , 个人随手省简 , 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 , 为了使文字利于应用 , 势必要加以纠正 。
“周宣王太史作籀书”、“李斯作小篆”、“程邈作隶书”以及蔡邕以八分书写熹平石经等 , 都是两周、秦、汉各自对当时流行的字加以规范化而颁定的标准字样 , 也是公认已形成的新的书体为正体字的开端 。但是要求简易的趋势并不因此停止 。
早在记录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里就有简笔和潦草的字迹 , 史籍中“屈原属草藁”、“董仲舒藁书未上” , 说明战国古文和西汉隶书在急速书写时也非正体 。据魏晋人记载 , 东汉北海敬王刘睦“善史书 , 当世以为楷则” , 刘睦死前 , 明帝派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 。
章帝时 , 齐相杜度善作习字的范本 , 章帝曾诏令杜度草书奏事 。可见公元 1世纪中叶以来 , 草字已经不尽是出于匆促书写而是被珍视和仿习的字体了 。
从近世出土的汉简可以看到 , 西汉武帝时字划省简的隶书已经通行 。到新莽时期 , 有更多省划和连笔的字 。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简就已经完全是草书了 。但是从周代到新莽时期都不曾把草书列为一种书体 。
《说文解字》成书于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 , 许慎在《叙》里说“汉兴有草书” , 是以草书为一种书体之始 。东汉末期 , 张芝被誉为草圣 , 其同时以及稍晚的钟繇等名家辈出 , 各成流派 。
当时赵壹有《非草书》之文 , 蔡邕有类似之议 , 以维护正体字的地位 , 这反映出草书已极一时之盛 。汉末直到唐代 , 草书从带有隶书笔意的章草发展成韵秀宛转的今草 , 以至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 。
章草起于西汉 , 盛于东汉 , 字体具隶书形式 , 字字区别 , 不相纠连;历代对章草的名称有不同的说解 。有见汉末以来《急就章》有草书写本而说章草因《急就章》的章字得名的 , 最为无稽 。